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233家社会组织 获评3A以上等级
做好引路人 相伴一路行
西水东引工程力争 列入明年重点项目
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各区表彰优秀重奖先进
爱心送给困难教师
系列活动“谢师恩 赞师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好引路人 相伴一路行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文/图

“引路人”是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定位。做好学生引路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不断提高自身学识能力,更要用宽广的胸怀去尊重、包容、欣赏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今天是全国第33个教师节,你还记得梦想起航的地方,相伴一路前行的亲爱的老师吗?关爱学生成长的育人标兵、潜心教育科研的改革先锋、扎根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初出茅庐的新锐萌师……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本报记者走近郑州教育一线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教师,听他们讲述如何做好学生引路人的故事。

“显微镜”下的鲜活课堂

指着电子白板上显示的西流湖照片,老师向学生发问:“你们知道吗,湖水中绿藻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会得到多少个细胞?”

你以为这是生物课?错了。这是一堂高一数学课,内容讲的是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种与众不同的讲法,是郑州市第十一中学王利超老师的“独门绝技”,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从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唯美画面讲到九宫格+向心式构图、斐波那契数列;从身边发生的热点新闻切入,讲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私下里把王利超老师叫作“超哥”,评价上他的课就像是“拆礼物”。

2007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王利超来到郑州十一中任教,不知不觉间已走过十个年头。

王利超热衷于教学科研,在某数学名师工作室担任助理工作后,他常常挤时间做精细化的课例研究,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切片” 课堂研究。

王利超将课堂教学视频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教学切片”分析,对教学目标设定技能、情境技能、学习目标呈现技能等进行细化研究,找到优秀课例的共同点。评课时,用“显微镜”的视角分析课堂,制成评课PPT,嵌入教学视频片段,使评课更为准确细致,快速、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015年以来,工作室已经开展了200多节课的“切片”研究,并通过与高校接轨、分学科小组科研、跨学校评课、协作区内课题研究等方式,“走出去”跟更多的学校教师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打造鲜活灵动的高效课堂。

眼下,王利超利用自身计算机特长,还在中央电教馆 “一师一优课”国家级平台上建立起了河南省学科专家名师工作室,计划将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得更广。

天山学子的“郑州妈妈”

2009年,郑州七中承接了新疆内地班培养学生的任务,这是我省第一次承担这样的任务。也是这一年,有着多年班主任资历的庞冬青,挑起了七中首届新疆内高班班主任的担子。

初到郑州,对新疆班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庞老师陪着学生熟悉环境,并安慰、鼓励他们。“先做父母后做老师”,庞老师秉承“严爱细”的教育理念,无论是紧张的学习生活,还是节假日的闲暇时间,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悉心照料。

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庞老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为了缓解学生的思乡之情,庞老师把每个学生的名字标记在新疆地图上;每到节日,庞老师都会送上祝福的话语、温暖的拥抱;2009年除夕,庞老师带着礼物陪伴着她的学生,放弃了和家人团聚;2010年初一、初二,庞老师待在医院动手术的学生身边,放弃了走亲访友……

“我愿意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门。”庞老师安排学生用周记本与她书信交流,并认真回复。从工整、热情的语句中,学生们感受到真诚,都愿意把内心世界告诉庞老师。

有一次学校利用周末在体育馆举办亲子活动,各班都推荐了学生及家长参加,新疆部的学生也参加了。当主持人号召学生拉住家长的手倾诉内心话时,新疆部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向庞老师围过来,口里高喊着:“咱们的妈妈在这里!”

2013年6月,郑州七中首届新疆内高班学生跨入高考考场,并取得优异成绩,一人考入北大,多人被985、211大学录取,76人全部考入大学。

2015年,已经退休的庞老师被学校返聘回来任新疆部督学。她说:“只要新疆班孩子有需要,我就在他们身边。”

大洋彼岸的特殊岗位

陈茜201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同年9月来到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现代管理系的一名辅导员。

身为“90后”的新老师,陈茜比学生大不了几岁,更像是他们的“大姐姐”。学习生活中的烦恼、朋友之间的矛盾、找工作遇到的困难等大大小小的事,学生们都愿意找她倾诉。

“陈茜负责会计专业管理学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学生们很喜欢她的课。”现代管理系主任常秉琨介绍说,陈茜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对课程分组讲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扩展、重点讲解和答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繁忙的工作之余,陈茜尽量抽时间学习英语和专业课。学校科研处处长宋建申告诉记者,陈茜还加入到学院外事联络员团队,积极参与对外交流活动组织筹备、国外专家学术讲座同声翻译等,在服务外事活动的同时,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今年7月,经学校推荐,陈茜到北京语言大学参加了国家汉办举行的选拔考试,在全国近千人的申报者中脱颖而出。随后,在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培训、美国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面试等环节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入选国家公派汉语教师。

9月中旬,陈茜将由国家汉办统一派出前往美国肯塔基大学孔子学院任教。临行前,陈茜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我希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开放式教学结合在一起,使国外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汉语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且学会运用。”她说,课堂之外还要定期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让外国人不仅了解传统中国,更了解当代中国。

三尺讲台的薪火相传

在郑州,有这么一所学校,她承载着近一个世纪的薪火相传,走过了88年的风雨历程。

1929年郑州扶轮中学在东三马路建校,而后西迁至陕西蔡家坡十余年,1952年重回郑州后更名郑州铁中,1963年再次更名郑州铁路一中,2005年开始启用郑州市第101中学的新校名……

“我还记得老铁一中综合楼上写着两行字:‘今天我为郑铁一中自豪,明天郑铁一中为我骄傲’。”李琪是铁一中1996届毕业生,2000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母校任教。

在李琪看来,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有着独特的魅力,“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的学校精神历久不息,“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激励代代学子砥砺前行。李琪说,回母校和曾经的老师一起教书是很奇妙的缘分,希望能够把铁一中的精神代代延续下去。

昔日的师生,今日的同事。在101中学,师生同校执教的老师还有很多。据统计,目前该校毕业学生在校工作的有24人,有师生关系的同校同教的在职教师有60对,三代师生同校任教就达9组。

数学教师李忠义自1987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郑铁一中任教,一教便是30个年头。现在,他教过的学生金毅是语文特级教师、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教过的刘霁华是学校英语教研组长。

101中学还有一个“老传统”,那就是师徒结对帮教。每周的教研时间,各学科老师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观课评课,给年轻老师提出中肯的意见建议,与老教师一起探讨课程改革,说者诚恳而殷切,听者虚心而郑重,教研氛围热情而融洽。此外,“阶梯名师工程”、“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教学科研等系列举措,让生机勃勃的青年教师群体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力军。

今年,金毅执教也已经有23年。“我从小在铁一中校园长大,母亲也是铁一中老师。在这个学校,老师们一代代传承着教育薪火,用他们质朴的心,用一份对莘莘学子的关爱,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奉献,在101中学教育的土地中灌溉,用爱与奉献使得101中学桃李满园。”

“老郑军团”的光荣与梦想

郑州74中有一个“老郑军团”,在国际无线电测向赛事中常常所向披靡。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亚太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老郑军团”的学生刘亚坤、陈雪娇拿下8枚奖牌,陈雪娇和其他两位国家队队员还为中国队赢得了W21组团体冠军。

“老郑”是郑州74中无线电测向教练郑双进。说起无线电测向教学,郑双进算是半路出家。最初,郑双进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体育教师,可从小喜欢无线电的他,通过不断学习,渐渐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开始带学生进行无线电测向学习。1991年,郑双进参加了全国无线电测向教练培训,并在培训后的比赛中,以98分的成绩获得全国第一,这让他一炮而红,一下子成了无线电测向领域里的知名人物。

在74中,郑双进悉心栽培着他的无线电团队。每周五放学组织学生们进行理论教学,周末带大家实战。“无线电测向运动需要选手们在山丘、丛林或公园等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事先隐藏好的信号源,实战起来,对场地的要求就比较多,环境不能太熟悉,结构不能太简单。”郑双进说,他带着学生跑遍了郑州市区所有的公园,有时还去郊区周边训练。

郑双进常常挖空心思“刁难”学生,借此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在他的教导下,郑州74中无线电测向团队渐渐在国内小有名气,并开始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无线电测向赛事。

2009年,在保加利亚奥布佐尔举行的第七届世界无线电测向欧亚锦标赛上,中国代表队获得金牌的选手中,就有郑州74中学生李云鹏,同时填补了河南省在世界无线电测向取得金牌的空白。

郑双进因为教学成绩突出,曾担任全国第三届、第四届体育大会无线电测向河南代表队主教练,2009年、2010年连续两次获得教练“金狐奖”。

“想当世界冠军,就到我们团队来!”郑双进的无线电测向社团每年都会吸收新的成员加入,而他们的招新口号也是霸气十足。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郑双进带领的无线电测向团队扎扎实实打出来的成绩:在世界级的无线电测向比赛“无线电测向世界杯”和“亚太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的颁奖台上,年年都能看到“老郑团队”的身影。

从教40年,郑双进如今已61岁,其实今年元旦已经退休,但他现在依然在学校里带学生。“我这是在发挥余热。”他笑着说,“老郑军团”今后要带出更多的好教练,真正把无线电测向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个科技体育项目中。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90后”辅导员陈茜给学生上课

庞冬青老师和七中新疆班的孩子们一起过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