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生活汇 上一版3
你的牙齿健康吗
张弓酒业经销商峰会举行
省人民医院 宣传预防出生缺陷知识
“服务百姓健康行动” 大型义诊启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省人民医院 宣传预防出生缺陷知识

本报讯(记者 王治)9月12日是第13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当天,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举行了出生缺陷日科普讲座、义诊及免费孕早期产前筛查活动,通过讲座、义诊的方式宣传预防出生缺陷知识。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儿约90万例。随着二孩政策逐步放开,35岁以上的高龄二胎妈妈增长明显,高龄孕妇生育唐氏综合征等缺陷患儿风险大大增加。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廖氏秀说,减少出生缺陷,趁早筛查预防是关键。一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选择最佳生育年龄、遗传咨询、孕前保健、合理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害有毒物质、预防感染、谨慎用药、戒烟戒酒等孕前阶段综合干预,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缺陷儿的发生。三级预防,通过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免或减轻致残,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除了通过三级预防出生缺陷以外,准备要孩子的父母备孕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做到戒烟戒酒,注意饮食营养,避免服用药物。

郑州人民医院

危急时刻救活窒息女童

本报讯(记者 苏立萌 通讯员 潘黎黎) “大夫,快看看我的孩子咋了”。9月11日上午,郑州人民医院特需科护士张曼正在门诊大厅值班进行预检分诊,忽见一位大爷抱着一名1岁多的女孩焦急地跑进郑州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只见小女孩浑身瘫软,面色发紫,没有了意识,张曼没有一丝迟疑,抱着孩子拔腿就冲向了一楼的儿科门诊。

儿科医生李春利迅速判断孩子可能是气管异物,在孩子的咽喉部取出一小块塑料片后,孩子呼吸和面色依旧没有很好恢复。随后,快速将孩子转移到耳鼻喉科抢救。

耳鼻喉科主任高明先将孩子放平,并对孩子开始心肺复苏、吸氧、打通气道。经过几分钟的抢救,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恢复了呼吸。而导致窒息的罪魁祸首竟是酸奶吸管上的塑料薄膜和酸奶中的果粒。

危急时刻,正是因为郑州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快速有效的反应、临床经验和技术的保证,抢救措施的有效实施、配合,才挽救了一个弱小的生命。该院耳鼻喉科医生李赞峰说,气管异物在1~2岁的孩子身上很常见,而且死亡率高,家长应注意防范,若发生窒息症状,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1分钟建起 “生命通道”

本报讯(记者 王治 )日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应用骨髓腔穿刺技术,1分钟建立静脉通道,让快变得“更快”。

9月初的一天晚上,一名严重车祸伤患者被送至该院,患者伤情严重,深度昏迷并已出现休克。由于患者周围血管循环很差,无法进行二次穿刺,短时间内也无法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根据患者的情况,急诊护师王斌决定建立骨通路,从选择部位到穿刺骨通路建立,仅用了1分钟。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紧急给药、补血是急救的关键所在。据悉,去年年底,郑州市创伤救治中心落户郑州市中心医院,对郑州乃至河南在严重创伤预防和严重创伤救治规范体系建设、综合救治能力工作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心医院急诊科为进一步提升科室救治能力,把好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生命的“第一关”,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依托完备的急诊体系,成功从“中转式”急诊到“一体化”急救,时时刻刻保持着抢救生命的冲锋状态,为每一个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