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嵩山论坛2017年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大咖聚首 论道文明共建
共倡开放包容 推动文明进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大咖聚首 论道文明共建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哲学所教授谢尔盖·霍鲁日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神学院高级讲师、研究学者玛丽·伊夫林·塔克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倪培民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首席学术顾问及荣誉学院院长郭少棠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梁涛

巍巍嵩山脚下,千年将军柏默然见证文化盛事——昨日上午,嵩山论坛文化论坛在登封嵩阳书院举行,来自俄罗斯、美国、中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成己成人——人的维度拓展与提升”主题展开深入地对话与交流,世界文明与华夏文明在这里激情碰撞。

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共建天下文明

在昨日上午举行的“成己成人——人的维度拓展与提升”主题研讨会上,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哲学所教授谢尔盖·霍鲁日说:“我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够再次回到这里,来到中国智慧的中心,来到伟大的天地之中,回到嵩山论坛。”

据介绍,谢尔盖·霍鲁日是嵩山论坛的老朋友了,基本上之前的每一届嵩山论坛他都有所参与。

昨日上午,谢尔盖·霍鲁日以《保护人类:挑战与回应》为主题发展主旨演讲。

他说,不同的挑战需要不同方式的回应,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源于两大主要领域:一个是人类学,另一个是生态学。

他认为,我们重新架构嵩山论坛的哲学背景,基本上都是属于人类学和生态学领域。嵩山论坛就要共同探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共建天下文明。

谢尔盖·霍鲁日说,我们面临着两大关键的全球挑战。一种是全球的生态危机,一种是恐怖主义威胁。恐怖主义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需要团结齐力才能够共同来应对这个挑战。

东西文化交流构筑“全球性社区”

美国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神学院高级讲师、研究学者玛丽·伊夫林·塔克说,当前和谐社会需要培养自己性情,如何培养性情这是儒家对全世界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那就是气。“我们自己养自己的气,也可以养整个社会的气。“她认为,每个人与其他人交流是在为这个社会养气,气的这个概念在孟子之中它是和义联系起来的,和道联系起来的,是和自己的微型宇宙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儒家释道都有的精神财富,是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财富。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融合,这是心中的一种渴望,这个融合借着文化的对话成为可能。”

玛丽·伊夫林·塔克说,这次嵩山论坛“成己成人”的主题很有意义,就是需要各种元素通过交流来汲取对方的影响,共同促进人类进步。文化文明都是相通的,从东西方文化来看,有着很多相同点,对这些进行研究探讨,对话交流,不仅是对文化,更将对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起着积极意义。

她认为,儒家一直以来都强调在环境之中,保持阴阳平衡,和谐共生,从西方的宇宙论、进化论来讲,也一直强调我们从哪里来、如何看待重视自然保护这些问题,就需要东西方专家学者一起来交流学习,达成一种共识,引导全世界文明、文化和谐有序发展。具体践行,我们要通过建造全球性社区,建设绿色城市,为社会经济发展、子孙后代生存提供滋养。

任何文明都有多元性和全球性

“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建的天下文明,需要重新恢复精神性的人文主义,它一定要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而不同的、开放而肯定的文明。”针对“成己成人:共建天下文明”这个主题,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倪培民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倪培民说,平时我们一般在谈“天下”这个概念的时候,习惯从横向的空间、广度上面去考查,比如说我们要有一种全球的视野,把中国放在全球的语境当中、情景当中来考查等,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重要课题,然而,仅有横向维度是不完整的,“天下”还应该有一个垂直的纵向维度,从这个维度来考虑,遇到的问题包括天下为公还是为私、官本位还是民本位等问题。从纵向维度来审视“天下”的内涵,对于重建人们的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倪培民看来,从横向维度看来,共建天下文明主要是指世界各国合作建立一个既保持多元性而又有全球性的文明,而从纵向维度看来,则主要指社会的各个阶层一起合作构建一个以人类实践生活为主,但又有理智和精神指导的文明。

如何重建天下文明?倪培民认为,我们可以朝着以民为本、利民为主、化民为天三个方向去努力。“以民为本、利民为主都比较容易理解,化民为天的含义可能会有些令人费解。其实,人不是生下来就是一个完整完美的人,要经过自己的修炼、培养、成长,才能够与天同一,才能够成为有天命在身的、发挥自己本性这样一种人,也就是说‘成人’是一种成就,而不是一种天生的权利。”

“成己成人”创新国家人才培养方式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注重培养人才,国家在中长期人才培育方面,都出台了重要文件。”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首席学术顾问及荣誉学院院长郭少棠说,中国未来人才如何去培育,如何把人才建设与国家政策生态文明的建设结合起来等,是大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郭少棠说,中国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仅要学中国文化,还要学习世界文化。同时,还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还要参与社会建设、贡献社会,把成己成人概念放在一个具有实践性的知识范畴上。

“把文明对话纳入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放在世界更宏观角度去思考,用综合生态这个概念实现全面教育。” 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荣誉学院为例,郭少棠说,他把教学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有系统地培养国家的人才,以满足国家的发展长远需要。

“中国未来人才,一定是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创意人才、创新的人才,拥有共融共创共建的概念和生态的概念,有创意和创新的人才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对话连接起来。” 郭少棠认为,把文明对话放在国家人才培育环境当中,实现学己成人,把知识和理论化成实践。

最后,郭少棠对嵩山论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嵩山论坛从人文、生态角度出发,为全球建立一个更好的文化交流平台。” 郭少棠说。

庶民之学应与君子之学并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梁涛认为,成己成人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强调通过自我完善,进而帮助完善他人与世界。但这只是儒家的一个位面,即儒家的君子之学,“君子修身立德”,是出于对君子人格的要求。君子之学是以道德为核心,要求善优于权力。儒家的另一个位面是庶民之学,是以人的权益、正义为根本,强调权益优先于善。

孔子曰: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梁涛说,我们以往的理解是君子追求义,境界高尚,小人追求利,境界卑下。其实这个“喻”是告知的意思,小人其实是一个身份评价,即一般的庶民。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对于君子,要用义来激励他;对于庶民,要用利引导他。儒家思想中有两重维度,对于君子是如何要求的,对于庶民又是如何要求的,本身就蕴含君子之学和庶民之学的区分,是并行不悖的。孔子讲庶之富之教之,也是说先是做到人口繁盛、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是教化问题。

郑报融媒记者 秦华 徐刚领 覃岩峰 黄永东 张倩 聂春洁 文 李焱 唐强 马健 周甬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