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穆文涛)近日在京举行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我市上街区委政法委作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近年来,上街区委、区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民生工程纳入每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让群众对平安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创新“六看一评”工作法,提高社区治理精准度。“六看一评”工作法就是:一看平安建设责任分工是否明确;二看平安建设宣传氛围是否浓厚;三看不稳定因素的防范是否有效;四看“4+A”工作模式(社区负责人、民警、民调员、网格长及平安志愿者“五方”力量协调联动,开展社区治安防范和矛盾排查化解)运行是否良好;五看对特殊人群情况的掌握是否到位;六看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成效是否满意。“一评”即每季度以社区为单位,开展问卷和走访形式的互评。该工作法提高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度,在全市进行推广。
治安防控“天网”“天眼”覆盖城乡,24小时护平安。上街区不断加大人防投入,实现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民警、2名辅警、5名巡防队员,有效提高了见警率和见巡率。在加大人防投入的同时,还新增监控探头6800多个,实现技防设施无缝隙全覆盖。上街区将全域化技防网络和立体化人防队伍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预警信息将防范力量精准布控在重点时段、高危区域,构建起“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社区有联防”的多层次、立体化、全时域治安防控网。
发挥“平安志愿者”作用,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上街区创新开展“三团一队”平安志愿者活动,通过建立平安志愿者法律咨询服务团、和谐社会宣讲团、平安创建监督团,志愿者规模常年保持1.2万名。上街区倡导志愿者对日常发生的邻里纠纷、家庭琐事及时入户干预化解,做到了身边事身边管。依托社区矛盾调解室,充分调动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志愿者力量,先后打造了以“4+A工作法、人民调解帮帮团”为特色的矛盾排查调处品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矛盾调处成功率达98.4%。
探索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基层矛盾调解。为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上街区积极探索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基层矛盾调解,开展“十佳精品民调案例”“最美人民调解员”“我的调解故事”等评选活动,提升调解员积极性。同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全面畅通调处渠道,认真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党政联席会议及领导包案制度,建立“周五书记接访日”长效机制,明确区、镇办、社区(村)三级书记每周五接访,切实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
综治“组合拳”成效明显 ,上街区已连续九年荣获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公众安全感指数在全省157个县市区中始终位居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