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绿博园赏蝴蝶兰花海
园博园:尽展深厚河南历史文化
两地医院联手 救治心血管患者
砥砺前行谋跨越 继往开来谱新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砥砺前行谋跨越 继往开来谱新篇
——写在二七区淮河路街道成立20周年之际
淮河路街道齐礼阎商业文化特色街区效果图
街道成立特色志愿服务队伍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陈静洲 文/图

浪高更逐潮头立,展翅高飞正当时。

今年,二七区淮河路街道办事处迎来了建办20周年生日。从1997年7月建办伊始只有6个居委会,到如今下辖9个社区、2个社区管理委员会,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楼宇、一处处透着新意的街头小景、一个个为民打造的温暖之家……20年的峥嵘岁月,见证了淮河路街道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凡历程,街道收获了经济社会的内涵发展、辉煌跨越,练就了淮河人勇挑重担、奋发有为的英雄气概。

沧桑巨变

打造城中村改造样本

近年来,淮河路街道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相继实施了路砦、齐礼阎两大城中村征迁改造,带动了一批项目顺利建成,累计建成300多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0亿元,实现区级税收8.5亿元。两个村安置回迁130万平方米,特别是齐礼阎60万平方米安置房顺利交付,在全市创造了安置规模大、涉及群众多、现房期房一次性分配的回迁纪录。

城中村改造见证了街道经济跨越发展:从成立之初到现在,财税收入由70万元最高增长到4.4亿元,近五年总量蝉联全区第一;招商引资由1700万元增长到5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860万元增长到4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72万元增长到10亿元、工业生产总值由85万元增长到11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城区办事处前十。

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位于汝河路的路砦花苑,可谓凤凰涅槃:从开始的垃圾乱倒、车辆乱放、路面被轧,到现在整洁的道路,规整的草坪,不见一辆随意摆放的电动车,小区“颜值”越来越高,居民们在小区广场上拉家常,眼见之处一片静谧祥和。“我们小区的环境比商业小区都好,还被评为郑州市花园小区,很多人来这里学习经验。”说起居住环境,村民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2012年路砦回迁安置后,为了逐渐扭转村民的老旧理念,村“两委”自发成立了物业公司,80%的工作人员都是村民,聘请专业的物业培训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逐渐让公司从“盲人摸象”到步入正轨,小区还设置综合文化活动功能室,居民的文化活动多彩多姿。路砦社区的回迁改造,从“村民”到“市民”,不仅是环境的变化,更是完成了心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堪称城中村改造的标杆之作。

产业引领

打造商业新地标

伴随着城中村改造接近尾声,经济发展如何转型,怎样才能使经济利益最大化?淮河路街道有自己的答案——

敏锐把握“三个二七”、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依托城中村改造后近100万平方米商业地产资源,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按照二七区委指示精神,街道制定了齐礼阎商业文化特色街区推进方案,积极与美国塔博曼、上海盛励、杭州颐高、红星美凯龙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洽谈合作,让街道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先后引进20余家总部型企业,让产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支撑”。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淮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秦召玉说,淮河路街道具备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及地铁建设带来的新的商机,下一步,将围绕城中村改造建设的百万平方米商业楼宇和商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商业运营商,建设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准、具有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气息的特色商业街区,“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再增添一座商业地标”!

建管并重

街区风貌演绎蝶变

走在勤劳街,眼前会突然一亮:电线杆被涂鸦上了各种图案,“葫芦娃”“海绵宝宝”等卡通形象也纷纷被画上了墙,被市民们称为“最萌街道”。利用这些随处可见的“微景观”,政通路风情街、路砦街等逐一亮相,10余条背街支路街景风貌进行了改造提升……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令人耳目一新。

淮河路街道借势“双迎攻坚”,致力于无主管楼院创新治理,上演了一个又一个“变形记”。以孝老爱亲为主题的连心胡同、以“老郑州、新市民”为主题的文化楼院、以共青团史为主题的共青楼院……可谓一院一特色、一院一景致,街道先后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对80多个无主管楼院进行了改造,治理模式被当作典型,吸引全市相关单位前来观摩。居民们也纷纷感叹:“住了几十年的院子,从来没想到还能这么美,现在感觉就像住在花园里一样!”

在城市管理中,街道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和“互联网+智慧城管”,推行“1173”工作模式,成立城管综合中心、织密城市精管网络,以“七种力量”融入城市管理,实行专业化、信息化、引领式执法,建立数字化微信管理平台,实现了问题网上即时上报、一分钟交办、十分钟处理反馈,城市管理水平、街区风貌形象显著提升,在全市城市精细化“百日行动”中综合排名第一。

厚植温暖

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这里的饭菜很好,还有人可以聊天,儿女们对我们的生活很放心……”在淮河社区营养餐厅吃饭的老人董纪书赞不绝口。

一直以来,淮河路街道始终把“民生优先”挺在最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模式,2015年6月,街道就率先建立了郑州市家庭计划服务中心,确定了“360”服务理念,围绕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三类人群,开展亲子教育、学习辅导、兴趣培养、心理调适、健康养生、日间照料六项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今年,街道率先建立全市街道级社会组织统筹发展中心、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发布服务项目,设立公益基金,开展公益创投,率先在全区建成一类养老颐养安居中心,开展智慧化养老服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邻里厨房等一批敬老助老项目深受好评,构建了“八大中心”社会治理服务架构,让辖区群众享受“家门口的温暖”。

服务架构有了,如何保障其有序运行?街道建立了“四心两化”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包括让群众舒心的政务服务、让群众暖心的社会服务、让群众热心的德育服务和让群众安心的法治服务。其中,社会服务和德育服务形成“内化”动因,促进社会温暖和谐;政务服务和法治服务形成“外化”力量,促进社会稳定有序。

从严从实

党建全面跃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淮河路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局,持续深化“三强一创”等多种活动,从上到下,由内而外,无处不透露着自己独有的精气神儿。

探索建立“一体两翼四盟五区”党建模式,即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主体,构建基层党建四级联动体系、社区治理服务“四心两化”体系;打造党建联盟、公益联盟、自治联盟、发展联盟;建设公益社区、青年社区、宜居社区、活力社区、熟人社区,初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同时,坚持以文化塑造人、以学习提升人、以制度用好人,领导班子带头一线垂范,干部职工主动作为,以练兵的状态抓落实,以实战的精神勇攻坚,成为街道发展的“中流砥柱”。

辛勤耕耘,硕果来报。一个个金灿灿的荣誉纷至沓来:街道先后荣获中国红十字会优秀乡镇街道、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河南省“五好”街道党工委、文明单位、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郑州市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城市管理先进单位、大气污染防治先进单位、新型城镇化十强办事处等100多项省市区荣誉……

昂立潮头

扬帆起航创未来

“今天,站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淮河路街道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将继续以一往无前的气魄、敢为人先的精神投入街道建设。”畅想未来,秦召玉蓝图在胸:淮河路街道将以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为方向,以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为抓手,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展示街区、产业转型提升创新街区、城市生态风貌再造示范街区、社会治理服务实验街区、民生情怀担当共享街区“五大街区”,逐步把辖区建设成经济实力更强、发展环境更优、生活环境更美、群众更幸福的新淮河,奋力在“三个二七”、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展现新风采,作出新贡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