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我省第二个全民艺术普及周启动
胡靖航入选U22国家队
武网首轮: 王蔷淘汰新科美网冠军
“我爱足球” 河南总决赛收兵
建业预备队不敌鲁能
河南女足一球负浙江
《红楼梦》将再现大银幕 演员全球海选昨日启动
网球球王争霸赛分站收官
林清玄:魂牵梦萦“老家河南”
陈楚生现身绿城 助力公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林清玄:魂牵梦萦“老家河南”

本报记者 秦 华 文 李 焱 图

很多读者,是从语文课本中认识了台湾作家林清玄。他的书,陪伴了一代代读者成长。24日下午,林清玄受邀来到中原图书大厦,与媒体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了他对于“老家河南”、对于写作的感受和心得。

首次河南之行收获满满

“这是我第一次到河南来。我从小对河南有种特别的感情,因为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告诉我,我们的老家在河南,我们的祖先是从河南迁到闽南,最后到台湾定居的。另外,我最好的几个朋友都是河南人。这些都使我对河南有种特殊的亲近感。”谈到此次河南之行,林清玄颇为感慨地说,他曾在大陆300多个城市巡回演讲,遗憾的是,一直没来过河南,“这次来河南,把我心里面的最后一块拼图拼上去了,可以说是完成了我多年的夙愿。”

林清玄说,这两日,他到河南博物院、少林寺等地参观,聆听了很多河南的故事、看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我感觉河南的文化太深厚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充盈着满满的感动。希望明年我能再回河南看洛阳的牡丹,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方、结交更多河南的朋友。”

通过写作追寻美和爱

作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林清玄的作品已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从17岁开始发表作品至今,林清玄已经出版了300多本书。谈到写作,林清玄说,自己从小学就立志要当一名作家,“我小学每天写500字,初中写1000字,高中2000字,大学3000字,这么多年来,我的写作一直没有停止,出版也一直在继续。朋友统计,我的文章被收入在语文课本的有26篇,这是一件让我挺骄傲的事。”

林清玄擅长通过一件小事,发掘不平淡的道理,他的文字简单而又深刻,文字读起来有如清风拂面,总能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那么,他书中倡导的“慢”会不会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相违背呢?林清玄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总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更高境界的知识和更懂得美的爱,而他的文字一直都是在追寻美和爱、知识和感情,“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追寻这些美好的东西,所以我的作品会引起这些读者的共鸣,写作使我们能一起同行、一起追寻。”

现场,林清玄还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秘诀:“我认为,要想写出好的文章,那就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有独创性的观点和思想,同时还要比一般人更有好奇心、更深刻地懂得生活,最后,要不断地写,让你的手和你的眼睛、你的心连成一线,想到什么就可以很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些都不是突然发生的,需要长期的积累。”

以平常心面对逆境

林清玄的书中蕴含着一种坚强、温柔、向上的力量,带给读者心灵的抚慰,不少读者是在他的指引下走出低谷期的。对于那些正处在逆境的读者,林清玄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给读者带来真诚的建议和温暖向上的力量。

“我的书基本上就是记录了我的生活和心灵成长的过程。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在那个年代,贫寒家庭里的孩子能读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14岁就离开家乡,半工半读过完了高中、大学生活,生活非常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的磨难是刀刀见骨,现在的小孩子面临的挫折和我那个年代的没法比;我这个人又很天真,向往美好,在感情上也受了很多挫折。可以说,我是一路受着挫折长大的。”尽管生活的苦水从来都不少,但林清玄却从不把这些写在作品里,“向往美好是人的本性,所以中国文学习惯记录美好的东西,而不去写那些血淋淋的一面,我也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多地传递美好,给读者带来更多阳光。”

林清玄还给忙碌的当代人一些建议和思考:“手机、电脑、汽车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同时,它也使我们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比如对自然的理解、对情感的感受等,这些都变得更浅薄、单一。”那么,怎么解决?“我认为应该寻找一个平衡点,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还要努力保持一颗清净心、欢喜心、平常心和柔软心,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