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城换新颜 新城平地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城换新颜 新城平地起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武陟答卷

今年2月,河南省第一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市县名单公布,45个市县先行先试,武陟县赫然在列。

政策东风拂过,吹活了这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县城,吹动一片建设热潮,让老城换新颜,让新城平地起。

据悉,作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试点县,武陟县倍加珍惜推进县城提质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方面以老城改造为主,大力开展城市“双修工程”;一方面新城建设并重,创下新的“武陟速度”。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武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做足做活“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产兴城”四篇文章,向着繁荣富裕、开放包容、生态宜居、和谐稳定的新兴中等城市目标阔步前行。

高标规划

牢抓发展机遇

于武陟而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要求亦是需求,是压力亦是动力,是挑战亦是机遇。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出的英明抉择。”武陟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吕沛告诉记者,“在此前的数年间,大城市、地级市建设如火如荼,大部分社会资金、资源都在向这些城市倾注,县城极少受到关注。在那个时候,县里的财力也不能支撑大规模建设,发展较为迟缓。要想拉动投资,提高河南省整体建设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新一轮的县城建设是前进方向。武陟有幸被列入首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名单中,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正是将百城建设提质视作发展的机遇,武陟县委县政府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全力投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

百城建设提质,规划先行。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城市规划引领。武陟县委县政府按照“高标准、全覆盖”的要求,聘请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团队按照“1+N”规划体系要求,加快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确定科学发展纲领。先后编制了多个专项规划,谋划城市建设提质工程10大类121项工程。通过规划全覆盖,切实为城市提质打好基础、提供依据,做足做活“水、绿、文、产”四篇提质文章,全面加快新兴中等城市建设步伐。

在优化空间格局方面,武陟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地将区域划分为四个重点片区:县城西部是老城区,南部是产业集聚区,东部是产业新城城市片区,南部黄沁河大堤南北两侧规划了文化康养特色小镇片区,南延东扩,重塑了整个城市的空间架构。

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奋进的号角正在吹响。如今,武陟这块“璞玉”正在高标准的规划建设中打磨出灼灼光华,绽放出迷人风采。

北岸水乡 绽放美丽新姿

步入武陟,记者边听边看、边走边议,耳闻目睹武陟的“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产兴城”,美丽新姿初步绽放。

北岸水乡,宜居美城。据悉,武陟有黄河、沁河两条过境河流,水资源丰富。武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优化黄河水、用足沁河水、蓄住天上水、用好丹江水、开发再生水、保护地下水”的水生态建设思路,加快推进城市生态水系、海绵城市等27项专项规划,打造“生态水廊、碧水武陟”,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该县规划建设了“三湖两渠两湿地”生态水系项目,目前龙泽湖公园已经建成,凤仪湖公园即将亮相……武陟,将成为黄河北岸独具特色的水城明珠。

在打造生态水系的过程中,武陟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性。比如在龙泽湖公园,湖水全部利用城市中水,经过生态净化后排到湿地公园,再流向城市主河道。这种水循环系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百城建设提质中“以水润城”的生态内核。

生态园林,绿意蕴城。该县完成木栾新区公园体系、詹店区域公园体系建设,打造功能体系,塑造森林城市样板。未来,该县还将与郑州对接,一体化打造沿黄河生态文化示范区,建设黄河景观带,形成以黄河自然景观、邙山景区、黄河湿地公园、黄河生态农业园、黄河文化景区为核心的景观带、文化旅游带。

治黄历史,文化脉城。治黄文化,与武陟的发展相生相依。这里的历史、地域、民风、民俗、文化基因里,都浸泡着黄河的影子,境内拥有嘉应观、妙乐寺、千佛阁、青龙宫、商村遗址等五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该县坚持城市改造与文化保护并重,在老城区规划了120亩的木栾店文化街区,恢复古城古寨风貌,留住文化记忆。

中原智造,产业兴城。武陟县政府与华夏幸福签约,合作开发建设运营产业新城并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截至目前,华夏幸福顶层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实施精准招商,重点突破现代物流、现代食品、装备制造等领域,并重点接洽企业数十家,与中国电商领军企业慧聪网、郑州通快电梯有限公司、郑州福润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郑州一村食品制造有限公司、河南爱尔达包装有限公司、郑州研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签订了入园协议书。除了武陟产业新城之外,武陟还规划建设23.15平方公里的武陟县产业集聚区。武陟,正一步步成为黄河北岸增长极,产城融合示范区。

老城改造 引领生活巨变

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老城区的“双修”工程是重中之重。“围绕老城改造,我们列出了三年142项工程,近期82项工程已全部启动。”吕沛说,“这些工程大部分是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为百姓做实事,给武陟人民生活带来切切实实的利好。”

武陟县住建局局长马铁索对这些工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按照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在老城区改造提升的要求,在基础设施工程方面,我们今年重点实施总长22公里的‘九路五桥’,拓宽一批瓶颈路,打通一批断头路。改造建设雨污管网,启动日处理生活垃圾发电项目,新建供热管网。在公共服务工程方面,启动或即将启动一批医院、职教中心、学校、全民健身综合馆项目;实施棚户区改造。”

百城建设提质不仅仅意味着老城区的改造,齐头并进的还有新城区建设。

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双线工作,意味着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有人担忧武陟将面临顾此失彼、进退两难、捉襟见肘的局面。而事实上,武陟县却是游刃有余。探其原因,在于武陟县创造性地引进华夏幸福产业新城PPP模式。

经过几轮的考察和交流,2016年6月13日,武陟与华夏幸福正式签订合作开发产业新城的协议。和我省其他新区多个企业“各自为战”的建设模式不同,武陟产业新城是由武陟县人民政府委托华夏幸福来统一规划、开发建设,以产城融合为突出特色,产业落地和生活配套同时起步,美丽新城飞速崛起。

新城崛起 焕发蓬勃朝气

吕沛认为,华夏幸福在产业发展上更加专业,关注长远发展,同时,产业新城PPP模式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路径,解决了政府想搞建设却资金不足的问题。正是因为华夏幸福的快速推进、大力投入,增加了建设武陟产业新城的信心。这种模式有很强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华夏幸福初入武陟,并不急于打造商业项目来获取收益,而是重在建设基础设施,引入培育产业,塑造城市魅力,这让我们颇为欣喜。”武陟产业新城管委会主任郭文礼评价道,“华夏幸福武陟区域的团队中大多是敢拼敢干的年轻人,有冲劲。就是因为有这样敢拼、敢干、敢做的华夏幸福团队,才有了现在新城建设的日新月异。”

从签约至今,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武陟产业新城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创造了“武陟速度”,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如今,武陟产业新城已逐步呈现内联外通,水道引领,绿水与城市融合的新形态。首批启动建设的八大工程几乎已全部完工……这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华夏幸福团队的奋力拼搏,也离不开产业新城管委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郭文礼介绍说,为更好地配合武陟产业新城的开发建设,武陟产业新城管委会于2016年8月15日正式成立。管委会主要代表县委县政府履行协议所签订委托区域的管理、协调和监督职能,发挥好华夏幸福和县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重点搞好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协调服务工作。为了武陟产业新城的加快建设推进,该管委会建立了“周会商”“半月督办”“月调度”“双月观摩”等机制,并以金牌服务、精准协调、助力督导三项措施为保障,全力以赴服务好武陟产业新城相关各项工程,重点落实每项工作的实施进度,善于发现工作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有关单位推进项目,保障整个工作目标的实现。

“时下,站在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焦作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武陟产业新城是极具样本意义的开发新模式,武陟产业新城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将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展望未来,郭文礼信心满满,“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功能齐备、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正在崛起,产业新城必将为武陟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