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4版:公共展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闲寻诗册应多味 得意鱼鸟来相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闲寻诗册应多味 得意鱼鸟来相亲
豫园
轩辕阁 廖博 摄
桥畔美景

园博园主展区的规划设计秉承传统自然山水的造园理念,构建一湖一山、一园多区,主要分为公共景区和室外展园区。公共景区重点建设了具有浓郁中原传统文化特色的轩辕阁、华夏馆、同心湖、华盛轩、儿童馆、豫园、民俗文化园等一系列园林山水景观。

“中华一脉”弘扬华夏文化

轩辕阁为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最高的建筑,也是标志性建筑,矗立于主山之上。高39.19米,地下一层,外三内四。突出黄帝文化主题,以宋式风格建筑为特色,与主山的寻根文化相结合,突出黄帝文化主题,表达华夏同宗同源、一脉同心的精神。建筑形制为典型的宋式古建,歇山十字脊屋顶、一层四出抱厦,二、三层出平座等特征表现出宋代建筑造型大气而不失隽永秀丽的特点。登上轩辕阁可一览园博园全貌。

“与古为新”继承、弘扬传统中式园林山水格局。镇山石位于镇山之上,镇山是园博园海拔最高处,主山约33米,位于园博园的东北方,与轩辕阁形成互为倚重的建筑对称格局。山上耸立的九块泰山石象征着轩辕文化至高无上的尊严,中华民族长长久久的国泰民安,同时从造景手法上来看,对整个轩辕阁后面的山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凸显了轩辕阁的厚重与尊贵。

华夏馆是园博园的主展馆,选取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最典型的造型元素——宇,通过对传统中国宇的组合重构,凸显中国建筑如翚斯飞的传统文化精神。建筑整体造型犹如从大地破土而出、自然生长,与环境协调融合,展馆内部运用现代材料和高科技展陈技术,构筑具有前瞻性的生态馆和游客互动场所。建筑面积8634.36平方米,有5个展厅,其中一个为可容纳300人、具有同声传译设备的多功能厅,展会期间,游客可在这里欣赏到数字圆明园、中国园林河南篇章、中国插花协会的插花展等。

华盛轩建筑面积为1121平方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为现代新中式风格。华盛轩位于同心湖南侧,临水而建,形式源于中原“广宇名堂”,取“飞宇”之势、凌空之美,形成滨湖的观景平台和视觉焦点,与华夏馆和轩辕阁遥相呼应。南侧利用高差形成观演台阶,间种花草植物,为游客提供了停留、休憩、观演的场所。

“河南元素”展现中原风姿

园博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豫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中原文化之精粹,充满神秘气息的文化、独具匠心的建筑特色。

豫园位于园博园主山轩辕阁东侧,为一组高低错落掩映在山形林木中的宋式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豫园秉承了中原传统园林精髓,通过随形就势的建筑山水园林环境,营造出诗经园、李诫堂、百姓书院等多个代表河南省地域文化的主题景点,园中游廊曲折、步移景异,山石跌宕、花木生情,建筑室内外布以书画、盆景、奇石等展陈,令人流连忘返。

豫园与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轩辕阁共同组成具有浓郁中原传统文化风情的华夏文明主题景区。

豫园采用仿宋式建筑风格,鳞次栉比,青瓦红墙,古香留韵。山水名胜荟萃,阅尽美景无数。整个豫园以河南当地山水建筑特色为元素,结合优美的山水园林环境,是一处集书院、奇石园、盆景园、山水长廊等山水名胜精粹的园林建筑院落群。

十八地市荟萃,弥漫中原文化气息。豫园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精神,营造诗经园、李诫堂、百姓书院等多个景点,荟萃了河南十八地市的造园手法,园内多幅彩绘栩栩如生,弥漫着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

民俗文化园位于南主入口内西侧,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古街为原型的文化园,旨在利用中原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形态、淳朴民居院落,唤起游客对故乡故土的历史回忆。民俗文化园地上1~2层,建筑面积2308平方米,高度为7.35米~11.5米,地下一层为车库,高度5.3 米,在建筑形式上融合了中国古民居风格,为游客营造一种穿越古今的空间体验。民俗文化园主要以商品售卖、餐饮为主,满足园博园多功能的使用要求。

“九州同心” 架起圆梦之桥

郑州园博园共建设了大小桥梁11座,取“九州”之名命名的9座桥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郑州园博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根据“九州同心,华夏一脉”的规划主题和“天下太平 华夏一统”的意义,郑州园博园取“九州”之名命名9座桥梁(冀州桥、兖州桥、青州桥、徐州桥、扬州桥、荆州桥、豫州桥、梁州桥、雍州桥)。

园区主湖命名为“同心湖”,是园博园“一山一水”山水格局的主要构成部分,体现了园博园“中华一脉、九州同梦”的设计主题,昭示着华夏一体、轩辕根脉、定鼎九州、永世同心、圆梦中华的美好寓意。 “同心湖”湖面约6.75万平方米,功能上可汇聚园博新城雨水,调蓄雨洪,净化中水,是“海绵园博”的中枢。园博园内以现状水系为基础,南部挖湖,北部堆山,形成统领全园的主景轴线。镇山位于整个园博园的东北方,即伏羲八卦中的艮位,同心湖位于东南方即巽位,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山水格局相吻合,也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弘扬,与古为新。同心湖周边有华盛轩等多处景观,分散着大小多个园区,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从轩辕阁远眺湖面,景色美不胜收。沿着同心湖南岸滨水步道漫步,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水平如镜,微风吹来,湖面上波光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生态廊桥是一条连接国际展园与国内展园的通道,是园博园内重要的交通枢纽。生态廊桥横跨道路,宽约70米,桥南北长100米,距道路净高约4.5米,桥上绿化,在桥面的树林绿地中设有一条6米宽的道路,可供园博园行人和小型车辆通过,路面下有水系暗河穿过,水、路、桥立体交会。生态廊桥四周栏杆采用光面条形麻石和毛面麻石,材质上的选择体现了厚重沉稳的年代感,造型上带有凹凸转折变化,给游客以视觉美感。

本报记者 张 倩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