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专题议政:以项目为抓手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议政:以项目为抓手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本报记者王 治 整理

日前,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议,围绕“以项目为抓手 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专题议政。

各调研组在深入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履职尽责真诚建言,针对以“项目为抓手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副市长史占勇通报了我市“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情况,并要求相关市直部门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学习借鉴委员们的建议。

市政协主席王璋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主动作为,围绕“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政协力量,要在项目推进中发出时代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争当积极践行者,紧紧抓住郑州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担当责任,为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以优异的履职成效迎接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

本报特将9个大会发言予以摘编,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出席会议或参加调研领导:市政协主席王璋,市委常委、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鹏,副市长史占勇,市政协副主席郭锝昌、张建国、朱专兴、张冬平、李新有、张民服、崔凡、李玉辉、吴晓君、王顺生、薛景霞,市政协秘书长陈松林。

参加会议人员:市政协常委、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规划局、市交运委、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委、市文物局、市园林局、市中小企业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

围绕项目推动 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郑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郑州项目建设的优势及现状:国家级重大战略密集获批,综合枢纽建设内外并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加速,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创新驱动迈出新步伐,项目实施保障机制日趋健全,项目推进态势持续强劲有力,项目建设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郑州的短板和不足突出表现在招商引资重量级项目少,经济综合实力弱;项目建设速度缓,城市承载力弱;项目转型升级滞后,产业竞争力弱;科教项目实力弱,科技创新水平低;项目内引外出不足,城市外向度低等六个方面。

围绕项目推动,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国家”视域下,把项目建设提到城市发展的首位。把项目放到城市发展第一位,发动全市抓项目;在树立“创新”的思维下,盘活项目招商引资方式和渠道。围绕项目,创新宣传方式、创新思路、发挥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突出项目带动的针对性和适合性,量身定做,量商定引。要“走出去”,做到项目互引互带;在提高举措聚力的实效上,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项目筹措资金渠道畅通。发挥政府作用;在项目质量全面提升上,扩大项目建设种类。发挥经济项目的引领作用,发挥文化项目的积极影响作用,建设好生态项目;要在城市品质服务管理上,增强项目招商储备的虹吸效应。改革自身,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效。考评激励,督查追责。

实施智慧城市工程项目化 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郑州市工商联

自2012年住建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以来,目前全国已有500多个智慧城市试点,郑州市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之一,为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总结在建智慧城市经验的同时也存在着缺乏总体规划设计,政务资源共享程度低,企业参与社会责任治理薄弱,公众参与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对策及建议:科学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深化应用。推进精细化城市运行管理建设工作。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建议通过推进多网格融合、基层治理信息化,实现从“多头管理”到“综合治理”的转变,构建大城管格局。推进便捷化公共服务建设;共治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搭台,企业与公众共同参与,激活企业和社会的创造力,形成建设合作大模式,不断加强公众的参与度,制定合理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产业带动。需要发挥项目带动的作用,围绕《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统揽,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加快发展、壮大规模、提升水平,为建设以现代化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效载体和依托,全力推进“五单一网”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构建产业集聚区配套服务体系,强化土地、资金和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

推进郑州列子文化园建设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文化高地

民进郑州市委员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中所体现出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当前,我市正向着“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列子文化作为独特的郑州地域文化,其蕴含的文化力量,是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文化根基。因此,将列子文化打造成我市文化高地意义重大。

建议:加快推进列子文化园建设项目,领导机构要统一,市政府牵头成立统一的列子文化园领导机构,各职能部门与郑东新区、经开区共同组成列子文化园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列子文化园建设各项协调工作。建设规划要统一,列子文化园建设要坚持规划优先原则,周边建筑物、厂区、道路等都要符合文化园建设统一布局的要求。文化定位要统一,列子文化园建设的文化定位和宣传要努力实现列子文化内涵和时代文化价值的统一,真正使列子文化园建设在传承历史文脉、培育城市精神、提升发展“软实力”方面,取得实际成效;真正把列子文化、列子故里打造成为彰显中原地域特色、展现华夏文化魅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的不仅是发达的经济和商业,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呈现出浓郁的“文化味道”。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味道”的郑州,将更加有益于吸引各方贤达融入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

加强郑州市湿地资源保护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民盟郑州市委员会

湿地是城市的肺,对调节城市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郑州市湿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项目研究,时时掌握湿地资源变化情况,对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郑州市湿地资源面临分布不均衡,大致呈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格局;湿地面积萎缩之势依旧存在;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等问题

建议:提高认识,加强重视,是保护和提升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保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及时出台相关措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利用国产卫星数据,对郑州市湿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是保护和提升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多策并举,加大现有湿地资源保护,是保护和提升郑州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扩大地表水域,提高湿地面积,是保护和提升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应进一步规划和建设更多的地表水域,扩大湿地面积。如郑东新区如意湖、龙子湖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完善制度,加大宣传,是保护和提升郑州生态环境质量的必要举措。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强制保护湿地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改善国家中心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踊跃贡献力量。

提升学校建设品质 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郑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教育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教育是重要的驱动力。提升学校的建设品质,才能提升城市建设的品质。

当前郑州教育已明显领先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学校资源布局趋向合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趋于稳定,教育形象明显改善。但仍然面临困难和挑战,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发展的定位急需加快我市教师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市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与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建议:尽快出台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在编制管理机制上,强调动态核编,并适当下放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权限。

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尽快出台《河南省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幼儿园建设用地的供地模式,开发商配建幼儿园的产权移交办法,促进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创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增加普惠性幼儿园的数量,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突出问题。

加大郑州市中小学建设力度,相关单位合理规划,加快中小学建设进度,增加学校数量,彻底解决“大班额”现象;提升建设标准,尽快出台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中小学建设标准,并将课程改革、高考走班、绿色校园、学校装修、校园智能化等,在国家标准中未尽内容予以完善补充界定,以便于学校现代化建设,顺应群众的期盼,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推进人才工程项目化 助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政协荥阳市委员会

要加快和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就必须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功能,增强高端经济要素集聚能力,这就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工程项目化,引进高层次人才,构筑人才发展高地,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建议: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和支持人才开发工作,将人才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作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实施。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制定人才项目化实施方案,保证专人、专项资金推进项目建设。

不断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水平,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点,积极提供人才优质服务。建立新型人才服务中心,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整合社会力量,成立人才发展促进会,拓展人才联系服务半径;依托产业园区、创新创业街区、重点企业建立新型人才工作站,贴近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点,提升人才保护水平,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创新文化氛围。建立健全人才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的作用,对坚持基层工作,有突出贡献的高级人才,予以重奖。

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逐年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孵化中心、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建设进度,提高企业入驻率。

推进全域园林绿化 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生态保障

郑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近年来,郑州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郑州不断加大生态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强化,城市环境明显改善,郑州变得越发和谐宜居。

但与武汉、成都、西安、昆明、合肥等一些周边省会城市相比,郑州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全市公园、游园的分布仍不均衡,绿地、广场数量还比较少;部分地段景观绿化结构单一,层次不高,各区管理养护标准不统一;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园林生态龙头企业少,信息化水平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

建议:坚持全域景观化。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就是要坚持规划引领,提前谋划,把握方向,敢于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按照50年到100年不落后的标准,完善生态规划体系,将生态与景观、人文与科技、文化与产业有机融合,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灵魂;坚持景观生态化。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在生态建设中,体现景观生态的理念,完善功能、彰显特色;坚持生态产业化。要坚持“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并重”的理念,通过城市发展带动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产业链条化。景观生态园林具有城市造血功能,涉及部门多、环节多、产业链长,需要创新引领、集中资源、统筹发展。要集中政府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口岸优势、创新优势,发挥引领作用,从研发、生产、交易、物流到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工具,促进行业规范,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用项目化管理保护文物 构建文物保护促民生的“郑州模式”

政协管城区委员会

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文化振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都市,文物保护任务繁重。

为更好促进郑州文化保护工作,建议:借用管理科学中比较前沿的项目化管理方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将全市文物保护、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等工作量化到具体的项目中,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带动人力、财力、物力及文物资源的整合,使各类文物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渠道和机制建立的有益探索,构建文物保护促进社会民生的“郑州模式”,增加文化认同感重塑城市文脉。

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对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文物用地国家补偿机制,使土地所有者将土地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出租开展建设项目的收益基本一致,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

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合理利用,实现文物可持续传承。

充分挖掘利用文物资源,保护文物及其周边环境是梳理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文化遗产产业化应以文化遗产的核心内涵和价值得到完整保护为前提。

建设 “郑州高等教育国际园区” 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支撑

民革郑州市委员会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在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创新潜力的涵育上,还存在不足,直接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智力因素成为郑州中心城市建设的一个问题。

建议:建立“郑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以支撑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人才需求。

一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争取国际化办学的政策支持,建设国内第6个高等教育国际化园区,“打包”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资源。在园区基础上建立健全国际化、社会化的招才引智网络,大力引进国内外研究型大学、一流研发机构和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及科技服务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二是紧密结合中心城市建设需要,建设郑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园区,由政府主导,以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可联合国际国内知名大学在郑州建设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在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上与中心城市建设需要无缝接轨,培养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在办学方式上走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合作办学为特色、以协同创新为方向的发展之路。

三是按照科技新硅谷、人才新高地目标定位,高起点优化园区布局,涵育创新性社区文化。集约化建设园区设施,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施智能管理,实现公共服务空间的互联网使用,建立覆盖园区各科研平台的“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共享网”,为企业创新创业服务。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