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等个,双颊微陷,腰里系着一条黑色护腰,8日,记者见到蒋乙嘉时,他刚出院不久还处于恢复状态。两周前,他在天津出差时腰伤旧疾复发,疼得一下子瘫倒在地动弹不了。在医院治疗几天后,不顾家人劝阻,他又匆匆赶回了挂念的村庄:“园区的蜜蜂正在繁殖期,合作社种的大米要找卖家,村里一大堆事儿等着。” 地处四川东部的蓬溪县拱市村,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拱市联村党委书记蒋乙嘉牵挂的地方,也是他的故乡。走进初秋的拱市村,青山环绕、花果飘香,条条水泥路蜿蜒在山间,水渠在田间纵横交错,一座座别致的农家新院,连着一片片绿意浸染的产业园,宛若世外桃源。 在蓬溪,这位村党委书记家喻户晓,他带着千万元积蓄回乡扶贫的故事被村民们津津乐道:20岁参军离开家乡,40岁退伍复员,投身商海,成为身家千万的企业家,49岁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干就是十年…… 凭着多年的生意头脑和胆识,蒋乙嘉盘活土地资源,大做“三农”文章。他带领村民利用村里70%的撂荒地整合出2200亩集中连片产业区,根据村里地形特征搞立体化种植。在山坡、山顶种优质核桃,在半山腰栽经济果林,堰塘及低洼地带种水稻、套养绿色水产,还通过建蜂蜜生态科技园等吸引种植养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 蒋乙嘉说,村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的同时,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也逐步跟进,建佛莲博物馆、举办佛莲艺术节。这样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形成互补优势。 前不久,蒋乙嘉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坦言,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这辈子都会守在拱市村,他毕生心愿是实现对村民的承诺——“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据新华社成都10月10日电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