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17“一带一路”UIM世界X-CAT摩托艇锦1/2017-10/16/05/20171016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放的“国际郑”尽显国际范儿
“我们已经爱上了郑州!”
摔成“铜头铁臂”练就“水上飞人”
市民热捧 掀摩托艇热
入乡随俗 老外骑电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摔成“铜头铁臂”练就“水上飞人”

伴随着强大的轰鸣声,两条水柱从表演者的脚下喷出,将其送上十几米的高空,这场景仿佛就像是大片《钢铁侠》再现。没错,这就是素有水上“钢铁侠”之称的“水上飞人”表演。靠着脚下两条水柱提供的动力,水上“钢铁侠”们时而直冲云霄、时而水上漫步、时而连续空翻……这些天,正在龙湖举行的“世摩赛”郑州站的比赛中,精彩的“水上飞人”表演令现场观众叹为观止。

“水上飞人”表演足够炫酷,而这项极限运动背后的艰辛只有表演者才深有体会。“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而我这是水上飞人三分钟,浑身摔出‘铁打功’。”昨天一场表演结束后,18岁的胡聪轶一边脱去双脚上的喷水装备,一边喃喃地向记者说,“要想表演好水上飞人,就得一次次被摔,摔得多了、久了,也就摔出表演技巧了,身体也就摔出‘铁打功’了。”胡聪轶甩了一把脸上夹杂着汗水的湖水。

胡聪轶来自湖南张家界,是湖南省英美滑水俱乐部的一名运动员,从事“水上飞人”表演已经四个年头了。回想起自己“水上飞人”的表演经历,胡聪轶摇了摇头颇有感触地说:“与其说是表演经历,还不如是被摔的经历。我是一次一次摔出来的。有一次训练,我被水柱托到十多米高,突然失去平衡,重重摔在水面上,当时气都喘不上来。”

训练时间久了,技能熟练了,摔的次数也就会少了吧。胡聪轶却说:“摔的次数是少了,但也照样会摔。谁能保证次次表演都成功?有的时候甚至摔得会更疼,表演熟练了,难度上去了,危险性也就更大了。”胡聪轶拍了拍胸脯和胳膊,“我这些地方的肉都很硬,都是摔出来的!”

“水上飞人”最精彩的表演就是蛟龙出水,表演者拖着两条水柱一个猛子扎进水中,又瞬间从水下钻出,直冲天空。尽管表演者的头上都带着头盔,但是胡聪轶摸了摸自己的头,幽默地说:“头盔是有保护作用,但被水柱的力量顶着扎进水里,对头的冲击力也是很大。我感觉自己真的快摔成‘铜头铁臂’了。”

“表演这么辛苦,咋不换个行业干?”

“辛苦是辛苦,不过还是很喜欢这个行业,刺激、炫酷。自打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水上飞人”表演后,就喜欢上这个运动了,现在从事这一行,也算是实现了儿时的一个梦想。”胡聪轶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动感的音乐响起,胡聪轶迅速穿好脚上的喷水装备,带上头盔,和他的“水上飞人”兄弟们向龙湖中心“飞”去……

郑报融媒记者

陈 凯 覃岩峰 刘超峰 郭韬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