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持续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前三季度我省经济发展成绩抢眼
扎实做好党的 十九大宣传工作
殷殷嘱托照征程 “空中丝路”化彩虹
“砥砺奋进的五年”征文 摄影微视频大赛评奖揭晓
“枢纽之城”跑出加速度
供暖准备工作 进入倒计时
支持新型疫苗研发和产业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枢纽之城”跑出加速度

(上接一版)交通枢纽带来了人流和物流,也带来了活力和财富。2016年8月,河南自贸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复,郑州片区的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上之前获批的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枢纽之城”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征途中实现美丽蝶变。

创新驱动迸发活力

如今,创新的理念正深深融入郑州的城市基因,在创新发展的主轴上,承载着许许多多日新月异的产业。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大都市,相互交织,互为强化,共同塑造着“枢纽之城”的卓然气质。

2016年7月,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在郑州下线,标志着世界异型隧道掘进机研制技术迈向新阶段。从一片空白到打破空白,再到跻身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中铁装备集团凭借持续创新,站到了世界最前沿,成为引领全球异型盾构机研发的风向标。

宇通,是郑州工业的另一张名片,作为国内客车行业的领跑者,近几年宇通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潜心深耕,成功突破了系统集成、车载能源、电驱动系统等共性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E7等新能源客车,年销售量在新能源客车行业稳居国内前列。

9月14日,首批销往国内的27.81万台iPhone8 Plus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出货。苹果手机制造基地的入驻,带动了航空港区的高端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今年1月至7月,该区手机总产量达12181万台,全年入驻手机企业总数超过200家。

郑州素有“速冻食品之都”的美称。从早前的汤圆、饺子到今天的比萨、菜角等多品种多系列,郑州的速冻食品行业不仅将市场从国内拓展到了国外,更成为推动粮食大省河南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跨越转变的重要力量。

依靠创新,郑州的创新方阵迎来越来越多的加盟者,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产业正蓄势待发。

开放共赢彰显魅力

枢纽的内涵丰富而多彩,开放共赢、兼容并蓄正是其内核。

中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跨境贸易电商试点……这些对外开放的平台让郑州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以国际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郑州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世界各地的货物源源不断汇聚郑州,再分拨至全国各省市,郑州正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的集散中心。

中欧班列(郑州)自2013年7月18日开通以来,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一条重要的物流通道,满载率百分之百。今年7月,班列再次加密,由6月的“五进五出”增密至“六进七出”,这已是该班列今年第二次加密。班列的货物集疏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24个国家121个城市,以及国内的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班列运载货物从汽车整车、飞机材料及零部件,到IT产品、医疗器械,乃至高档食品、化妆品等共计1300多种。

依托内陆城市数量最多的8家指定进口口岸及日益提高的通关效率,北美樱桃、澳大利亚冰鲜牛肉和加拿大珍宝蟹等,纷纷把郑州当作他们中国之旅的第一站。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郑州航空口岸进口报关货运量增长近两倍,而70%以上的增长来自于生鲜货物。截至目前,郑州机场已开通全货运航线34条,其中国际航线29条,在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中,已开通15个航点;开通客运航线187条,其中国际航线26条。今年8月,海关总署发布“2016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郑州以72.8分的综合得分排名第11位。

郑州的跨越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近年来,上合会、世界旅游城市论坛等一系列国际性会议纷纷选择郑州,前来的国内外嘉宾纷纷竖起大拇指:没想到郑州如此漂亮、现代、有国际范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