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凝心聚力 共赴伟大复兴新征程
聚人心·绘蓝图·加油干
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深意何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深意何在?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徐壮志 郝方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个“新提法”引人注目: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此前,类似表述中的提法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内涵深刻。多位十九大代表认为,这一变化折射着更高的目标、更强的自信,也呼唤更昂扬的斗志。

什么是“强”?

“‘强’,内涵很丰富。自上世纪50年代首提‘现代化’以来,我们党对强国目标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经历了一个标准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拓展的过程。”十九大代表、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谢春涛认为,以往一提“强国”,人们首先想到经济实力,而现在,综合国力的内涵大大扩展了。

他注意到,十九大报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前的定语中,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增加了“美丽”,充分证明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假如污染很严重,很难说就强起来了。”

谢春涛说:“报告还提出,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也是个了不起的指标。过去是‘先富带后富’,后来是缩小收入差距,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就意味着不仅绝对贫困消失,相对贫困也将大大减弱。”

“人民健康就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代表、湖南省保靖县迁陵镇昂洞村医生田蕊说。

“强国,就是在科研领域冲击世界巅峰,从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十九大代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说。

十九大代表、《中国日报》总编辑周树春说,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将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为什么能“强”?

102岁的焦若愚是年龄最大的十九大代表。“党把发展目标从‘国家’提升为‘强国’,说明我们具备了向更高更强目标加速迈进的信心和能力。”他说,“我入党81年了,亲眼见证,不管什么时候,党都是时代进步和伟大斗争的领导者。”

十九大召开前夕,一部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脱贫为原型的电影《十八洞村》上映。十八洞村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十九大代表、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说:“2014年至2016年,全州实现脱贫35万人,进入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党领导下的发展奇迹,让我们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满信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国家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人们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大的信心之源。从震撼世界的脱贫速度,到飞速延伸的高铁,从“超级稻”到“天眼”、航母下水、神舟飞天、北斗组网,以及领先世界的量子通信、人造“太阳”……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支撑着中国“强起来”的步伐。

十九大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认为,我们党成立96年以来,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救国,完成了。第二件大事,兴国,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有好的基础了。第三件大事,强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第三件大事还在做。

他说,十九大报告把原来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的目标,提前到2035年,叫“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往后15年的目标就更高了,叫“强国”。“而且这个强国,我认为是走在世界最前列。”

“强”的呼唤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话掷地有声。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告诫全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多位代表表达了共同的心声: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字之差,却需要我们百倍的努力。

据新华社北京

10月24日电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