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砥砺奋进的5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凭风借力谋跨越 砥砺前行勇争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快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
荥阳:凭风借力谋跨越 砥砺前行勇争先
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让荥阳加快融入郑州步伐。
百姓宣讲直通车将党的方针政策、发展成就、身边好人事迹和崇高品德送到农村、送进社区。
设施配套完善的小区,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世界典范品牌象棋赛事在荥阳举办,让荥阳走在开放创新前沿。
中原利达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荥阳造”首列地铁列车下线,标志着荥阳市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迈出坚实步伐。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任学军 蒋士勋 文/图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郑州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郑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向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更高层级城市迈进的新征程;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对荥阳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是郑州市的重托、广大群众的期盼,更是依托郑州、借力郑州,共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更优惠政策、更广阔平台、更丰富资源的核心战略。

荥阳作为郑州西部核心板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对于加快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有着显著优势和充分条件。荥阳经济平稳提升,连续三年在河南省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中保持前三甲,跃居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58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29位、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75位、创新创业百强县市第68位。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郑州西站25趟高铁列车常态化运营,地铁6号线、10号线10月底即将开工建设,荥阳在跻身“高铁经济俱乐部”之后,又将跨入地铁经济时代,与郑州、全国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产业支撑行稳致远,随着“荥阳造”中车下线,明泰、思维列控、中原利达等企业形成产业链条,标志着荥阳先进制造业核心产业链加快成型;中原智谷创新创业综合体智力支撑日益增强,海格、金阳电气等一批智能制造企业正在加紧建设,荥阳产业竞争力日新月异。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15.1亿元,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8.5亿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321.9亿元,增长4.8%。重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持续走在前列。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10月30日,荥阳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并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当前工作的实际成效。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荥阳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扭住发展不放松,进一步谋划提升荥阳的发展,不断弥补荥阳发展的短板。持续在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上下功夫,在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上下功夫,在扩大开放、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上下功夫,在传承城市文脉,彰显荥阳文化,提高文明素质上下功夫,在精准脱贫、改善保障民生上下功夫,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融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坚持构建“大城镇”框架体系

“以前环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你看这楼房多漂亮啊,小区路面硬化得多好!住了大半辈子窑洞,今后咱也是城里人啦!好日子开始喽!”在荥阳市广武镇桃花源社区里散步的霸王城村村民王红斌由衷地感叹道,桃花源社区只是荥阳市构建“大城镇”框架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荥阳市委、市政府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战略定位,坚持构建“大城镇”框架体系。以《荥阳市城乡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为纲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理念,统筹水、电、气、暖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产业支撑有力、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个性特色鲜明、具有区域辐射力承接力吸纳力的郑州西部核心区,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布局、产业体系、就业结构等具体内容全覆盖。统筹推进城市双修、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城市环境。

荥阳积极融入郑州打造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战略,加强与郑州中心城区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地铁6号线、10号线建设,提升高铁郑州西站在郑州交通枢纽中的地位,加快G234、陇海路西延、焦平高速、莲花街西延、索河路东西延伸、建设路东延、G310国道南移等项目建设,提升拓宽马米线,实现马米线与绕城高速相连通,打造铁路、地铁、公路多式联运的交通网络;全面推进水域靓城工程,加大索河、枯河等城市生态水系及内河治理力度。牢牢把握“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阶段特征,持续推进京城路街道、索河街道、豫龙镇、乔楼镇等安置房建设、新市镇社区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货币化安置等多元安置方式;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和新开工社区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前回迁群众3万人以上,回迁率达到50%以上。持续推进中心镇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围绕广武、贾峪、王村、崔庙4个中心镇,按照“一镇一主业”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突出主导产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持续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依托,重点打造王村樱花小镇、广武温泉小镇、贾峪洞林湖文旅小镇、王村红酒小镇等一批集产业、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特色小镇;加快美丽乡村打造,在保护村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风貌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要求,积极实施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提升和庭院、公共场所的美化亮化工程,大力推进汜水村、索坡村、刘沟村、石洞沟村等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风貌特色村建设。

坚持构建“大产业”支撑体系

立足于工业基础和亟待转型整合的特点,荥阳提出了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农业的阶段任务,实施项目化推进,积极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健康养生、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及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谋划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确定重点建设项目117个,总投资860亿元,年计划投资24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3个、服务业项目20个、农林水项目14个、社会事业和新型城镇化项目40个。其中,32个项目入选2017年河南省和郑州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河南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3个、郑州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9个。

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11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亿元,75个项目实现开复工建设,开复工率70.8%,5个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33个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4.1亿元,25个项目实现开复工建设。产业园区载体作用不断增强,集聚效应逐步凸显,荥阳市产业集聚区新开工工业项目14个,中车轨道造修基地投产达效,高格空调、通信电缆等一批重点项目基本完工,海格通信、虏克电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围绕“全力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生态农业”,荥阳市紧紧抓住谋划的总投资1000多亿元、117个重点项目,尤其是修正药业、虏克电梯、海格通信、金阳电气、四维特材等项目建设,厚植发展新优势;继续实施工业技改战略,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隆盛时代广场、恒大国际健康未来城、修正药业、健康生命谷,持续推进楚河汉界文化产业园、郑州锦荣欢乐谷、清华欢乐世界、丰乐大草原等旅游项目建设,走出一条结构更优、效益更佳、活力更足、后劲更强的产业发展路子,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西部产业高地。

坚持构建“大开放”互联体系

深度融入郑州建设“一枢纽一门户一基地四中心”战略目标,依托河南自贸区、航空港、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等高端国家平台和各类功能性口岸,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坚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用全球化视野、国际化眼光、现代化标准不断审视工作,瞄准广东番禺,江苏昆山、江阴等先进地市,高标定位,奋力争先。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荥阳定位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坚持引资引智引平台并重,推动荥阳文化、旅游、经贸、产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开放。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提升了荥阳市在先进地区的影响力,加强荥阳市与先进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合作,促成一批合作项目。

为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荥阳市优化开放环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持续推进“五单一网”改革,坚决打击个别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吃拿卡要”现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在大项目频频进驻、落地的同时,荥阳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组织优势企业“走出去”。今年以来,先后举行了埃塞俄比亚与荥阳招商与采购说明会;参加在河南省第十一届投资洽谈会期间举办的非洲五个国家“驻华大使对话中原”活动、“走进埃塞俄比亚”招商投资推介会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荥阳与友好邻邦之间的友好交流和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随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的加快,荥阳还将依托河南自贸区、航空港、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等高端国家平台和各类功能性口岸,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引导建筑机械、阀门、矿山机械等优势装备制造业向新疆等西部地区转移富裕产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筑中部地区开放高地。

坚持构建“大创新”战略体系

4月23日,郑州新世纪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墨烯技术研究中心在荥阳成立,致力创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人材、资本集聚的“碳谷”。

石墨烯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荥阳,是该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为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荥阳引入浙江大学郑州技术转移中心,引进“双创”服务平台13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4个,为荥阳市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支撑;创立中原智谷双创学院,定期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路演、赛事等,挖掘优秀项目人才,打造创新创业平台与高地;通过引进专业机构,联合高校共建实践基地,定制专属人才培育计划等,多渠道保障入驻企业各层次人才需求。

栽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落户中原智谷,北斗远望导航系统、七维智控无人机、智高电子3D打印、时空梭VR技术等一批批创新项目相继落地,中原智谷创新创业综合体的吸引力日益凸显,为荥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科技引领创新升级的同时,荥阳积极引导传统企业转变观念,鼓励传统企业投身电子商务实践,正逐步形成“工业电商”“医药电商”“特色农副产品电商”及其他零售业电商的电子商务体系。荥阳e电园·郑西电子商务产业园在五洲城开园,京东特色线上线下体验店、苏宁荥阳体验店、九街实业、圆通速递、荥阳在线、美团外卖等企业与园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入驻电商客户97家。

坚持构建

“大生态”环境体系

清晨和傍晚,位于荥阳市塔山南路的索河湿地公园,都会迎来大批健身爱好者;每逢节假日,还会迎来成群结队的观光者,寻访野趣,放飞心情。索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荥阳百姓的一项绿色福利。索河湿地公园环万山湖而建,背靠万山。总体规划南起三仙庙水库,经丁店水库、楚楼水库,向北至河王水库,沿索河南北全长约35公里,总规划面积约102平方公里。

今年以来,按照“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的原则,荥阳突出抓好“治”和“建”两个方面的工作。2564家“散乱污”企业基本整改、取缔到位,113个施工工地完成复工验收,取缔黑加油站22家,淘汰黄标车230辆。上半年,荥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6天,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121微克、72微克,同比分别下降6微克、3微克。绿色生态系统加快打造,完成营造林面积1.57万亩,新增城市绿地7.6万平方米。

下一步,荥阳还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水润城”,完善湿地生态系统,深度整合荥阳境内各种湿地资源,发挥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加大对黄河滩区、河流湖泊和湿地的保护力度,打造牛口峪湿地体验区,规划建设沿黄生态湿地景观带和滨水湿地游园,构建湿地生态安全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在全市6条河流、13座水库设立河长,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的河湖库管理保护机制。按照“扩充水源、提升水量、改善水质、扩大水面”要求,以索河整治为主导,对枯河、汜河及中小型水库等全市水系进行高标准、全方位规划建设,积极配合推进牛口峪引黄工程、西水东引工程等引水工程,充分发挥水库蓄水、沟河配水、渠道调水、回用中水等功能,打造河湖通、流水清、两岸美的环城水系,打造水域靓城,提升城市品味和城市形象。

坚持构建

“大民生”保障体系

“去年晒了2000多斤柿饼,算下来能赚20000多元钱!”多年来,郑岗村保留着种柿子、晒柿饼的传统,前些年由于交通闭塞、生产工艺落后,柿饼一度无人问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郑岗村改进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连续三年举办柿子文化旅游体验月活动,柿产品质量、知名度逐年攀升,群众收入大幅提升。发展连片种植柿树230余亩,修建晾晒大棚18座,年产柿子近100万公斤、柿饼近15万公斤。

郑岗村的成功只是荥阳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摸清底数、找准病源、挖出病根,荥阳市2万多名党员干部奔波在扶贫攻坚一线,深入农村、社区和联系点实地调研查找问题,全面实施“N+2”精准扶贫,严格落实入户普查“四个必到”“六个一”等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千百工程”“暖心行动”,实现贫困户识别、退出和扶贫资金使用零差错,精准度、认同度、满意度明显提高。群众就业稳定向好,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76人,新增城镇就业3646人。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升,发放城乡低保金1597.9万元,实施慈善项目16个、发放救助金311万元。

为了激发更多正能量,2015年4月,荥阳启动了“修身行善、明礼守法”全民行动,坚持党政引导、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氛围营造、活动开展、典型树立、亮点培育等工作,形成了点线面布局,全域式推进的格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受到熏陶和感染。荥阳大地不断涌现出马英、李春凤、王西广、谷殿明等4个“中国好人”和2个河南省道德模范、1个河南好人,高山镇高山村、冢岗村两个村同时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荥阳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打造郑西新城建设和美荥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总体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把握引领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工业富市、三产兴市、农业稳市、生态立市、教育强市’五大战略,以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为根本,以加快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提升城市品质为引领,以构建高端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开放创新为驱动,着力提升发展层次,增强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关于未来的发展,荥阳市委书记宋书杰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