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信拍隐患有奖励 鼓励参与安全排查
共同富裕路 我们一起走
省心血管网络 教育联盟成立
中原大地民族团结 先进事迹感动人心
线下超级体验日 打造零售新体验
“双11”电商成交额再创新高
加强管理狠抓制度 做好农村财务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共同富裕路 我们一起走

(上接一版)推进机制上,我市建立了以对人、对事、对时、对责、对账“五对”为主要内容的推进机制。“对人”就是把贫困人口识别准,“对事”就是把脱贫措施找准,“对时”就是把脱贫时间节点定准,“对责”就是把责任划准,“对账”就是把扶贫资金使用准。

政策体系构建上,我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相关行业部门分别出台了19项脱贫攻坚政策方案,形成了“1+19”政策体系。

3年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

农民要脱贫,产业是关键。产业扶贫成为我市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

我市加大投入,因地制宜,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合作组织为纽带,以基地建设为基础,积极探索“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五位一体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

如今,我市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登封市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新密市发展果树种植、农家游;荥阳发展特色种植,形成了“南抓核桃、柿子,北抓石榴、食用菌”的格局;新郑市着重发展果树种植、观光采摘;中牟县依托地域优势发展水产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

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时,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一种选择。

2013年至2015年,全市共规划建设了登封君召雨露社区、新密袁庄扶贫搬迁社区、新郑具茨山社区、荥阳古城社区、上街五云中心社区等20多个扶贫搬迁社区,搬迁群众近10万人。

如何让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挣、能发展、快致富?

我市高度重视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全方位拓宽贫困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推动迁出区土地流转,让搬迁群众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加快社区周边产业园区建设,让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发展贫困山区区域特色经济,让搬迁群众通过从事乡村旅游服务增加收入。

多措发力,成效明显。2014年至2016年,我市共完成贫困村退出225个,贫困人口减少2.56万户10.3万人。

今年要实现23个贫困村退出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扶贫工作的部署,我市明确了下一步工作任务。

在目标定位上,我市确定到2018年年底实现除政策托底外存量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任务是完成2991人脱贫和23个贫困村退出。在推进机制上,继续实施以“五对”为主要内容的推进机制。在路径选择上,继续坚持“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在政策支撑上,持续完善“1+19”政策支撑体系,切实做到可兑现、可落实、全覆盖。在工作抓手上,不断完善具有郑州特色的“N+2”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

为完成全年脱贫目标任务,我市明确了近期工作重点。

对照目标找差距,重点对照2991人的脱贫和23个贫困村摘帽退出目标,逐村逐户找差距、查原因,补足功课,确保任务完成。

对照问题抓整改。对照省里检查和我市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抓好整改,确保问题整改不留死角。

补齐短板抓落实。重点围绕产业发展、集体经济、金融扶贫、人居环境以及已退出但贫困发生率高于2%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有缺项的村,列出清单,逐一完善,补齐短板。

突出重点抓落实。重点抓好政策落地、措施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和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贫项目推进。

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将紧盯目标,决战四季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脱贫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