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5版:都市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通讯员 王洪岩)昨日,郑州警方召开新闻通气会,就近期群众集中反映的户籍及居住证办理等有关户政方面的问题进行解读解答,并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推出多项便民理性举措,让老百姓感到管理更人性、服务更贴心、办事更便利。 户口迁入条件更宽松 通气会上,郑州警方表示,户籍制度改革新政运行4个月以来,全市共办理各类户口54638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0759人。 据介绍,户籍迁入条件更宽松,对于迁移人员没有年龄、结婚时间、毕业时间、购房房屋面积和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只要符合条件根据本人意愿都可以落户。 新政策落户通道更畅通,凡符合迁入条件但无合法房屋产权的,凭实际居住地房屋租赁合同,经房主同意,可将户口迁入租房户;房主不同意,可投亲靠友,经户主同意,将户口迁入亲友处;无处可入户口的,可将户口迁入社区公共集体户口,单位有集体户口的可迁入单位集体户口,解决了以往虽符合入户条件但无落脚点的问题。 持有居住证者享六项服务 今年年初,市公安局开始投入使用新版居住证。据通报,目前市公安局设立居住证受理点775个,居住证签注点110个,有专职协管员队伍2300余人,实现了不出社区就可以到警务室申请办理的便民承诺。 警方介绍,居住证证持人享受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便利。六项公共服务为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法律服务、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七项便利分别是: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和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 居住证“含金量”再提升 此外,为提升河南省居住证的“含金量”,我省又增加两项便利功能,分别是享受上级政府规定的不受户籍限制的跨区域补贴政策和60岁以上居住证持有人享受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针对居住证办理,警方提醒: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依照《河南省居住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申领居住证。《河南省居住证实施办法》施行之前领取的郑州市IC卡居住证,在郑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签注,不作废。 多措并举让户籍服务更贴心 为提升户籍窗口服务水平,郑州警方治安部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方式,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 全市户籍窗口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对下班前来所里的办事人员,坚持接待、办理完毕后下班。 派出所户籍室实行节假日预约办公机制。节假日期间将每天值班户籍民警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公布在户籍室大门醒目位置,确保值班民警通话畅通,及时受理急办业务。 提供导办服务。各户籍室设立导办台,配备2名以上户籍协管员担任导办员,负责先期审核群众申请材料,告知群众应准备的材料,解答群众咨询。 实行微警务办公。每个户籍室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业务办理指南、预约登记、证件领取通知和审批业务进度查询,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实现部分业务自助办理。城区(镇)户籍室配备自助服务机,实现业务规范公开、社区划分公开、社区民警姓名、联系方式公开及部分户口业务办理、户籍证明打印、注销户口证明打印、户成员关系证明打印等业务自助办理。 推行“移动式”服务。根据群众需要,推出预约、上门、流动、急办等服务,民警自带便携式计算机、人像采集设备和离线指纹采集仪驻点集中办证、为特殊群体上门办证。 推行“互动式”服务。将“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户政类29项业务纳入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采取“外网申请,内网受理,审批前置,核验后置”的运行模式,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开通全国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业务。结合流动人口居住分布情况,全市共设立35个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特别是高校园区、大型企业、都市村庄等流动人口聚集区的相关分局,采取单设办证点等措施,有效解决办证。 建立办理身份证快速通道。高考学生办理身份证建立快速通道,确保考生及时领到证件。 对无户口人员申报入户开辟绿色通道。对无户口群众的户口申报事项及时受理、快速核查、急办特办。 建立群众微信群。利用社区民警、网格辅警建立的辖区群众微信群,定期推送户籍政策、户口办理指南。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