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典清韵图(国画) 田占峰
热爱粮食
古城不紧不慢
在水一方
秋收(摄影) 何进才
《给孩子的日历》 在互动中开阔视野
秋日山色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一个月后,李德林又“投降”了。这是他第三次宣布“投降”。在恩师吴教授的劝说下,他重又搬回家去住了。吴教授说:“秋旖是我看着长大的。大家闺秀,聪明、美丽、善良,都没得说。你看看,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生活上处处照顾你,你还想什么?是,她对你要求高一些,你也得理解。再说,你现在是领导干部了,也得注意点形象了!”就这样,吴教授亲自把他“押”回去了。

从此,两人就这么不冷不热地过着。这期间,好像也有过和解的契机,可两个人最终还是错过了。最主要的一点,两人都过不去。在李德林这边,父亲不能进城,一直是他的隐痛。而罗秋旖呢,一直希望他能切断与乡下那些七姑八姨的联系……可他又做不到。后来就有点心照不宣了。私下里,罗秋旖一直上着外语补习班,她早已考过英语六级了,却还读“雅思”,为将来出国悄悄地做着准备。李德林则一门心思放在了“黄淮一号”的培育上,业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晃几年过去了,两个人都是隐忍不发。这一年的夏天,学校里传出了李德林要当副省长的风声。风声传出后不久,来找李德林的人一天天多起来。那些所谓的亲戚、老乡、同学、朋友、学生……几乎要踏破他的家门了。梅陵这边就不说了。知道他马上要当管农业的副省长了,周围十几个县份的书记、县长,全都要来拜望李德林……家里的电话,每隔几分钟都会响起来,罗秋旖不胜其烦。一天夜里,她忍无可忍,把电话线拔了!

终于,罗秋旖跟李德林摊牌了。罗秋旖说:“离婚吧。我求求你了。”

其实,李德林也早已死心了。他说:“离了婚,孩子怎么办呢?”

罗秋旖很坚决地说:“孩子不要你管。孩子我带。我只要你签个字。你签个字,咱们都解脱了。”

李德林说:“你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罗秋旖说:“我一分钟也不想等了。这也是为你好。我知道,要是任命下来,当了副省长,你又要顾忌名声了。赶快,签字吧。”

李德林终于说:“那好,我签。”

两人办完离婚手续那一天,罗秋旖很主动地说:“分手了。最后,咱们再一块吃顿饭吧。”

李德林习惯性地说:“行啊。你说去哪儿?”

罗秋旖说:“就近吧。找个安静的地方。‘上岛咖啡’吧。”

两人在上岛咖啡店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坐下来,点了简单的菜肴。咖啡店里正播放着一首俄罗斯的钢琴曲,那调子广袤、舒缓、忧伤,就像是一条流淌着、诉说着的河流。罗秋旖禁不住眼湿了。她说:“当年,是我主动要嫁给你的。还记得么?我一个人,跑到县里的农科所去找你……”

李德林说:“记得,当然记得。那时候,你真……”

“漂亮”这两个字,他没有说出来。

罗秋旖说:“幼稚。是吧?那时候,太年轻,把生活理想化了。我的确是幼稚。日子过成这样,我也有责任。别记恨我。”

李德林说:“不,不。是我对不起你。我身上毛病太多。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孩子是两个人的,回头有啥困难,你给我说。”

罗秋旖说:“虽然分手了。有两句话,我还是想对你说。算是临别赠言吧。”

李德林说:“你说。”

罗秋旖说:“当年,我说过,我要嫁的是一个科学家,是中国的‘小麦之父’。你还记得吧?”

李德林说:“那是你……高看我了。”

罗秋旖说:“不。在这一点上,我不后悔。这也是我反对你当副省长的主要原因。副省长谁都可以当,‘小麦之父’只有一个。我希望你记住我的话。”

李德林若有所思,默默地望着她:“放心吧。专业这方面,我是不会丢的。”

罗秋旖说:“你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科学家。就要切断‘脐带’,切断你与家乡的一切联系。不然,他们会毁了你的。”

李德林沉默了片刻,说:“你对乡人,还是有成见。”

罗秋旖说:“不是我有成见。是你心里有问题。我告诉你,都什么年代了,他们还在用‘胃’思考问题。‘胃’是思考问题的地方么?……”

过了一会儿,罗秋旖说:“算了。不管你愿不愿听,这就是我说的第二句话。我再说一遍,他们会毁了你的。”

最初,与罗秋旖分手,李德林还是很纠结的。

罗秋旖的美丽是他一直不能忘怀的……但同时,李德林又有一种解脱感,他自由了。一个人,在外边开一天会,回到家里,无拘无束的,真好。他想蹲着,就蹲着。想横在沙发上,就横在沙发上。躺在沙发上吸支烟,蜷蜷身子,伸伸懒腰,慢慢地把烟灰磕掉……再没有任何人去指责你,真好。饭局也多了,多得几乎应付不过来,偶尔多喝了几杯,也没人怪罪他了。实在不想去了,学校里有小食堂(他仍然住在“农科大”),也可以去吃烩面,喝胡辣汤……不再让人说:刷牙去,你嘴里有味了。

李德林跟罗秋旖分手时,他培育的“黄淮一号”已初步有了成果。这个成果最实际的标志是,他已成功地培育出了一株双穗小麦。虽然仅成活了一株,但已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尤其是在理论上,他获得的成果更大。他的一篇名为《杂交小麦的遗传变异现象》在一家国际著名的期刊上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由此,他也就成了国际上知名的小麦专家了。

谁也想象不到,他这篇关于小麦的理论文章,灵感却来自于个人婚姻的破裂。对于小麦性状配合力的研究,也就是对小麦杂交优势和劣势的研究,使他发现,所谓的“强强联合”是一个误区。

这就好比他跟罗秋旖的婚姻,罗秋旖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美丽大方,志趣高雅,应该算是一个优秀的女性,或者叫作“母本”;他李德林呢,虽然出身贫寒,可他是留美的博士,研究生物工程的专家,也可以算是一个优秀的男性吧,或者叫“父本”。这一男一女,一雄一雌,一阴一阳,本是可以融合的。两人的结合是“优+优”,本应该是1+1=3,或等于4、5、6、7……可以发挥出更大优势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两个人的情感信号,或者叫“语码”却一直不能对接。始终别别扭扭的,有相互排斥的部分,到最后怎么也生活不下去了。这就像是两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车况没有问题,方向没有问题,速度也没有问题,可就是不能对接。这是为什么?由此看来,那就是气场的问题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磁场,磁场与磁场能否对接,不仅仅是缘分问题……可以嫁的,未必就好。于是,一场婚姻的悲剧,如电石火花一般,再次成就了李德林的“小麦理论”。

20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