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冷吟秋色图(国画) 北山人
食河豚
深山访友
秋雨是追问的种子
雄鹰(国画) 曹东坡
《你的世界总有一个我》 双胞胎兄弟见证彼此青春
滑县走笔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山访友

♣ 丁庆书

前些日子去了趟京城,探望了早些年认识的一位大学教授。

初识时,他是大学的校长助理,分管着校办产业,兼任着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在这所国家重点大学里他可谓权重股。在大学同事眼中,他是校长跟前的大红人。

按照既定的导航路线,我们驱车出京城,一路向北,沿着蜿蜒的柏油马路,一直驶入群山环抱的深处。在一座绿荫半掩的庄园大门口,我见到了这位昔日的朋友。不曾想,一个堂堂的大学教授,长期隐居在远离京城的深山老林里,几年不见,成就了他一副仙风道骨。他两眼有神,清瘦的身架,穿一身洁白飘逸的丝绸服装,微微隆起的肚子也没有了。

进屋,落座,泡茶。教授坐在茶桌后面,按下茶壶开关,用竹夹子夹着茶盅,一个一个用开水烫着,然后洗茶,沏茶,一招一式似漫不经心,活脱一个茶道师傅,精到,娴熟。酙上茶水,品着,喝着。他又让人端来水果,梨、苹果、人头枣。他说,尝尝吧,自己种的,纯绿色的。他说话时洋溢出自在与清闲。

我们随教授由里到外出去转悠。这幢建筑是按照现代中式建筑理念设计的。他说,宏观上照应了前后左右的风水大格局,微观上按照北方四合院布局,外观上看普通、朴实、简约;内部结构上,突出功能、性能和品质,体现了方便、适用、宜居;能源上采用了地下水循环系统,调节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室温25度,四季恒温;屋顶采用了太阳能发电装置,满足了室内室外、院内院外的生活照明、水体循环、蔬菜林果浇灌,自足有余。

我这个园子呀,是个绿色的、环保的、科技含量挺高的作品。您自己设计的?是的。您的设计可以申报发明专利吧?可以,但没有,自己用,没必要。他说。您可以做个模式出来,给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复制推广啊!好啊,您感兴趣吗?他反问。

走出院外,走进他的菜园,走进他的果园,走上他修炼太极功夫的高处亭台。他指点着充满他个人智慧的这座庄园,从风水学角度,讲解庄园的布局,水体走向;从美学角度,描述这座庄园每处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从结构学角度,讲述这幢建筑构造的抗击力与厚重。我在聆听间,领略到他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艺术造诣。

回屋落座,接着沏茶,喝茶。我起身浏览教授室内家具风格,墙上字画和书架书目,我发现国学及道教典籍居多。教授,您在研究国学,研究道文化吗?我问。

您老看出来了?是的,我在研究、在学习。他说,我是研究建筑艺术的,这么多年来,我们大家做了许多有悖民族文化的事情。建筑艺术在民族文化传承当中,有着具体的直接的作用,我们国家的学者们没有去研究如何通过一个个建筑形体,来弘扬来传承民族文化,而是对西方的艺术流派、风格津津乐道。

他说,有一次,一个沿海城市的市长请他去做规划。他的团队出了一个方案,市长不喜欢。他问为什么?市长说他喜欢欧美风格。他问,你管理的城市在欧美吗?市长说不是。不是欧美的城市为什么非要欧美风格呢?双方陷入文化认同分歧。

你看看,大家都这样漠视祖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能传承得下去吗?老祖宗留下的文明成果,面临断代危机呀!他表示出极大的忧虑。

虽然长期居住在远离繁华的深山老林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内心深处,依旧时时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这位大学教授的行事风格和言行举止中,我仿佛看到了老一辈学者的崇高理想和为国为民的济世精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