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大自然的水算笔“绿色账”
全省下月起专项检查 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郑州移动政务服务位居中部城市第一
彩云之南 “曲靖”通幽
农贸市场集体变靓 百姓菜篮拎得舒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彩云之南 “曲靖”通幽
珠江源头
西河公园 音乐喷泉
靖宁宝塔

本报记者 孙新锋 赵 彤 文/图

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曲靖

几卷高原风,曲靖云着彩。

南方的初冬时节,春意盎然。

印象曲靖,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行走的故事流淌在我的眼睛和她的色彩之间,借着中国报协党报分会30届年会暨“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曲靖”新闻采访活动在云南曲靖举行的东风,记者领略了一番彩云之南的高原风貌,她远比想象中来得更为喜悦。

滇黔锁钥 高原明珠

北方的初冬已是寒意逼人,而位于云南省东部的曲靖市却是绿意盎然,温暖如春。至曲靖是傍晚时分,初感空气清爽,温暖舒适。这座城市难得地拥有山与水,南门城楼外的南门河水缓缓流淌,汇聚川流的城市灯火与巍峨远山,在蓝黑色天空背景下,尽显繁华与静谧,这反差却与毫不违和的景致形成奇异美感。

有着“滇黔锁钥”之称的曲靖市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省会昆明市接壤,南连文山州、红河州,北与昭通市、贵州毕节市相连,是云南省连接内地的重要陆路通道,素有“滇黔锁钥”“入滇门户”“云南咽喉”之称。

曲靖市是云南省建制最早的地区。两千多年前,曲靖就成为“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千七百多年前,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多民族大融合,之后的五百年间,曲靖是整个南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如今,超过650万人在曲靖市2.8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曲靖市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765亿元,比10年前翻了10倍。这对于辖区内平地较少、多山地的曲靖来说,是令人钦佩的发展速度。

曲靖平均海拔2000多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5℃,非常舒适宜居,可以说处处青山绿水、四季花木葱茏,蓝天白云常见、风清气爽养人。这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感受明显。

此外,曲靖还有一个独特的魅力,那就是拥有彝族、回族、壮族、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水草丰茂 珠江之源

一夜过去,早起甫一出门,立刻沉醉于透明纯净略带甜味的空气中,禁不住闭目深深呼吸。睁眼时,却又在曲靖的白云蓝天耀目阳光中迷醉了……

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是珠江源头。

位于曲靖市沾益县城北50公里的马雄山东麓,中国第三大河——珠江就是发源于此。奇特的是,大江大河的源头多是人迹罕至之地,而曲靖珠江源却是人人可以徒步抵达的大江源头。

市区乘车不到1小时即至珠江源公园,下车步行,穿过茂密的树林,即来到一个山洞,这里就是珠江源头。

洞口有水汩汩流出,汇入洞外湖中。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见底。据说洞内还很深,以前可以进入,如今为了保护水源,却只能近观了。

此处海拔2158米,森林覆盖面积达到97%,植物达1000种以上。可惜我们来的不凑巧,虽然一样是满目苍翠,但时至春夏时节,这里漫山遍野杜鹃花如火如荼,分外美丽。

曲靖人以珠源人自称,每日8版的《曲靖日报》将其中的4个版面定名为《珠江源晚刊》,就可见一斑。站在珠江源洞口处,可清晰看到几十年前滇黔桂粤四省负责人和专家的题词、题诗。

1985年,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会同当地水利部门的同志,在多次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正式确定马雄山东麓出水洞处为珠江正源。同年8月17日,在马雄山下的刘麦地伏流口,还举行了隆重的珠江源立碑仪式,刻《珠江源碑记》于伏流口断壁上。其中有言“滴水分三江,一脉隔双盘”,是对珠江源景观最动人的描述。

珠江源头,涓涓细流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第三大江,孕育了珠江三角洲文明。生命的起点那么渺小,却因百川汇流而不断壮大,波澜壮阔地流向遥远的地方。

音乐喷泉 美轮美奂

除了对充满自然气息的珠江源印象深刻,西河公园的音乐喷泉同样令人惊艳。

抵达西河公园时已是晚上8点多,夜风略有凉意。

两个月前刚刚正式开放的西河公园是在西河治理基础上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定位为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人与自然共存、滨水城市景观,占地1200余亩,是曲靖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公园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水体面积212亩,总投资8.4亿元。每天吸引近万人到公园休闲散步,观看音乐喷泉表演。已经成为曲靖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公园最具特色的就是音乐喷泉。音乐喷泉长120米,宽11米,由2000多个喷头组成,水柱最高可到达100多米。

震撼突然迸发。

无数股水柱在夜色中瞬间喷薄而出,配以音乐、激光、灯光,营造出眼花缭乱的迷幻效果。水雾随着夜风吹来,时不时地一脸清凉。社长总编们纷纷欢呼鼓掌,甚至兴奋地随着音乐跳起舞来……

二爨之乡 南碑瑰宝

次日依然是晴空万里。惊叹曲靖令人艳羡的气候之余,不由得想起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李文荣在出席此次中国报协党报分会30届年会时笑言,我们曲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蓝天白云!

走在曲靖的大街小巷,就像在画中行。金麟湾“爱情小镇”的绿草花海、高达70℃的地热温泉非常独特,一排排精致的联排别墅掩映在清山秀水之侧,让人顿生在此常住的愿望。

离开“爱情小镇”,来到曲靖第一中学。这可不是参观学校,而是拜访这里保存的一方石碑——《爨(cuàn)宝子碑》。

《爨宝子碑》是“大小爨碑”中的“小爨碑”,“大爨碑”叫《爨龙颜碑》。“大小爨碑”又称“二爨”,为南碑瑰宝。《爨宝子碑》立于东晋义熙元年即元亨四年(公元405年),《爨龙颜碑》立于南北朝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爨氏长期统治云南,现存的这两块爨碑是最好的证明。这两方碑刻,保存至今,被誉为神品。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还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极高。其书法字体是隶书到楷书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分存于云南陆良贞元堡和曲靖一中校内。因拥有这两块古碑,曲靖又被称为“二爨之乡”。

走进“爨园”,便被浓浓的文化气息感染。原来,里面建有一座爨文化博物馆。虽说也算在曲靖一中校内,但还是有一道石墙将博物馆与曲靖一中隔开。站在园子里,可以清晰地听到旁边校园的声音。代表文化传承的古碑,与琅琅读书声相和,别是一番韵味在此萦绕。

站在《爨宝子碑》前,一边聆听博物馆馆长讲述古碑的历史,一边看着碑上一个个造型奇特自由神秘的文字,一时竟有穿越时空之感。

康有为曾高度评价过二爨碑:“《爨宝子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爨龙颜碑》,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南碑今所见者,二爨出于滇蛮,造像发于川蜀。……然其高美,已冠古今。”

“爨园”碑亭内还收藏着一座“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是研究大理国和云南当时境内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大理国职官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中徜徉良久后再次启程,前往寥廓山靖宁宝塔。

寥廓山巅 靖宁宝塔

寥廓山原名妙高山,又名胜峰山,因其主峰高于周围,史称“群山之长”。清咸丰《南宁县志·山川》:胜峰山,在城西里许,山脉自金马山来,为群山长,旧名妙高山。

据《曲靖日报》刊载,上世纪60年代,曲靖上演了一出 “廖廓山下”的花灯剧,反响热烈。1973年建设廖角公园(寥廓山森林公园),觉得此名不雅。于是便把“廖廓山下”的花灯名“廖廓”取而用之,同时借用毛主席诗“寥廓江天万里霜”之“寥廓”二字,为公园命名,人们也就把这座山叫作寥廓山了。

寥廓山森林公园位于曲靖城西南1公里处,为曲靖市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公园,深受曲靖市民的喜爱。靖宁宝塔就建在寥廓山顶。

靖宁宝塔为9级8面形仿古建筑风格的楼阁式塔,于2009年兴建,2010年竣工开放。塔高81.6米,在仿古塔建筑中,其高度排名全国第三,在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算是最高的一座仿古塔了。

寥廓山道路修葺良好,乘车一路行至山顶塔下。为方便游客观览,靖宁宝塔很贴心地装有电梯,可直达塔顶。

由于寥廓山已是“群山之长”,登临位于山巅的靖宁宝塔塔顶,更可一览曲靖市的全貌。此时,凉风习习,艳阳高照,于是深感“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畅怀。

踏歌而行 探问幽径

在此次“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曲靖”活动中,还体验了曲靖体育公园的宏大,感受了曲靖卷烟厂的现代化,对曲靖经开区党群活动中心面向群众提供综合服务进行了了解。

两天时间匆匆而过,尽管时间短暂,但曲靖市的魅力,曲靖人的热情,深深地留在了心中。这座美丽的古城还有许多盛景未曾见:马龙县马过河、富源县胜境关、会泽县大海草山、宣威市尼珠河大桥、师宗县凤凰谷和菌子山、罗平县九龙瀑布和油菜花海、滇黔桂交界的万峰湖和万峰林……

有缘,还要再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