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打造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教育
多彩校园
认真做人 用心做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教育

没有国际化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正因如此,“基础教育国际化工程”被纳入郑州教育2016~2018年工作规划中具体确定的17项重大工程之一。在中原区,不断架构多元交流平台,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进一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丰富学校内涵,创新培养模式,基础教育国际化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师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互动交流 走出去引进来

为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原区不断加强与国际学校的交流、合作、学习。该区选派伊河路小学、互助路小学、淮河路小学、建设路二小等学校校长赴芬兰、澳大利亚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互助路小学也陆续派出教师团队赴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进行学习交流。

该区成功承办“华校校董华夏行”活动,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教育机构负责人、校董、校长一行214人,在互助路小学锦艺校区参观了中原区学校校本课程特色展示,苍劲有力的书画、古色古香的团扇、巧夺天工的扎染、趣味盎然的陶艺……让这些海外侨胞流连忘返。而在郑州七十三中进行的校长座谈和体育特色项目参观展示活动,更让这些华人校董领略了中原教育的新风貌。

淮河路小学赴澳友好交流团来到悉尼华夏文化学校,双方就拟定淮河路小学国际友谊校项目进行交流,双方就国际教育环境及各自办学特色进行了交流并达成了共识,澳方向中原区学校发出了教师互派、学生互访交流学习的诚挚邀请。

“汉语桥——美国校长访华团”到伏牛路小学和闫垌小学参观交流时,伏牛路小学的汉字故事和闫垌小学的书法得到美国校长的连连称赞,汉字的博大精深感染着每一位访华团成员。

经过一系列的国际互访交流,中原区各校陆续与国际学校达成了合作共识,与国际学校构建了长效交流平台,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促进,不同的课堂,全新的体验,为中原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窗。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政府官员及校长一行5人,慕名到伏牛路小学汉字文化馆参观访问,双方在汉字文化等方面相互交流心得,为进一步开展国际教育合作、课程引进、师资培训、人才交流等达成初步意向,并郑重签署友好协议;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育部和公立学校的部分负责人一行8人来到中原区,和中原区部分中小学校长共商合作交流事宜;郑州七十三中与韩国仁川瑞云中学交流互访并缔结友好学校;伏牛路小学与芬中教育协会签定友好协议;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到澳大利亚墨尔本Wheeler Hill小学参观学习并签订缔结友好学校意向书……“走出去,引进来”,中原区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中外学子学习交流的摇篮,推进了学校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多元课程 开阔国际视野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在国际视野下把握和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跨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促进区域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实践过程。

基础教育阶段,不仅是向学生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学习国际多元文化,培养国际意识的关键期。中原区初步拟定伊河路小学和互助路小学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基地试点,旨在辐射带动全区国际理解教育发展。

学生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这是一项提升学生问题处理、思考辩论、合作交流、书面表达等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伊河路小学的模拟联合国课程一直深受学生喜爱,今年5月,该校承办中原区外事知识培训和模拟联合国项目培训会,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性比赛。此外,中原区也组织中学生观摩了第二届中部六省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生活即教育;少年即世界;社会力量即融合教育。互助路小学北校区的国际理解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随着课程设计的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资源逐渐立体化,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得到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学生的国际视野更加开阔。学校各班还邀请家长填写国际课程家长建议表,力求继续完善学校的国际理解课程。

把学科渗透作为国际理解教育主渠道,充分挖掘、科学整合现有学科课程和教材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注重不同学科教学中国际理解教育渗透方法的探索与实践;重视立足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有机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提升学生国际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已成为该区不少学校的常态化工作。

内涵发展 提升教育品质

在互助路小学录播室,中、澳两校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手段,以远程直播课堂的形式,实现教育的跨国界交流,开创了互助路小学新型校本课程的授课模式。

在中原区,教育国际化正在让学子的文化交流真正变成双向,让学生在开阔的视野中了解还有其他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存在,正是这些特色鲜明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构成了多样的世界。而丰富学校内涵,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平等对话的学园和师生共长的乐园,也才算真正达到了教育的国际化。

2016年4月,中原区教育体育局与意大利AC米兰足球俱乐部(中国)青训营合作中小学足球培训基地签约授牌仪式举行。同年5月,汝河新区小学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参加第37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总决赛,获得第六名的好成绩。同年7月,互助路小学教师、学生合唱团赴韩国参加第十二届中韩青少年文艺交流盛典,并获得金奖;中原区特色实验小学到韩国金熙泰足球俱乐部交流学习,并与之缔结友好联谊。同年11月,秦岭路小学啦啦队赴韩国参加韩中体育文化国际交流大赛,获得五个项目的铜奖。同年11月,淮河路小学首次参加河南省2016模拟联合国峰会,该校学生表现出色,入选参加今年的世界模拟联合国峰会;张冰老师获得郑州市社团活动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淮河路小学被授予“河南省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实验学校”的称号。今年4月,华山路小学受邀参加在意大利布德里奥举行的陶笛国际艺术节。7月,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公派舞蹈、美术、小乐器类教师到美国参加国侨办举行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中原区,教育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既培养“个体”的人,又培养“国家”的人和“世界”的人。

今年上半年,全区有11所学校开展了国际化活动,涉及5400人次。接待美国、新加坡等国家来访158人次,中原区师生走出国门交流132人次。伊河路小学、淮河路小学被命名为郑州市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教育基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原教育已全面开启教育国际化新航程,努力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教育国际化先导。该区正不断整合课程,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加大与国际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力度,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一目标继续前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