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不足道的至美
太行秋韵(国画) 马立新
曾公亮治郑“有能声”
忍 冬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
丰收的喜悦(摄影) 郭东伟
一矿肉火烧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矿肉火烧

♣ 磊 子

一矿肉火烧乃是地地道道的平顶山当地土特产。这种火烧最适合刚出炉时就吃,热气腾腾的,尤其是在当下这种寒冷的季节,饥肠辘辘时匆匆买上一个,热乎乎地捧在手中,左右来回地倒弄着,不断吹着冒出来的热气,然后紧紧裹着身上那件老式棉布军大衣,缩头缩脑,寻寻觅觅,专找那背风的街角旮旯里蹲下来,捧在眼前,呆呆看着,使劲儿闻一口扑鼻而来的浓香,顿感幸福满满。然后,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任凭耳边朔风呼啸,天寒地冷,雪花纷飞,车水马龙,一颗心全扑在这尤物上,两眼放光,口舌生津,涎水欲滴,恶狠狠咬上一口,满嘴流油,齿颊弥香。一时之间,尘世万物,名缰利锁,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人生的幸福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一矿,地名也。顾名思义,就是平顶山市比较早的一口矿井。火烧,当地人也叫作锅盔,乃是对烤饼的一种俗称,概指用白面做成的椭圆形经火炉烘烤出来的一种焦黄面饼。中间突出一个肉字,便显示出了其与众不同的个性,遗世而独立。因为这一般的火烧,都是很纯粹的面食制作,最多在里边掺些盐油和芝麻之类的调料,吃起来微微发咸而已。像襄县的火烧,也叫作咸馍。而这种一矿肉火烧,则格外的不同凡响,通体呈半圆形,鼓鼓囊囊的,里边包裹着厚厚的大肉片子,杂以葱花香料,那模样好像是矮个子偏偏长了个啤酒肚儿,分外招惹人眼,经过在火炉中的热烈烘烤后,那可真是外焦里嫩,香味逼人,不但解馋,而且抗饥,实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也。

大家都知道,平顶山市地处中原,是以煤炭生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最初的人员构成大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矿工及其家属。早些年间,机械化程度不高,矿工们在地下深处的劳作还是相当艰苦的,不吃饱肚子怎么能行呢?那年月物质贫乏,肉食也不常见。寻常人家,十天半月能沾点荤腥就算是不错了,只有干重体力活儿的矿工,才有资格享受到这种让人大快朵颐的肉火烧。一矿肉火烧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奖赏,是我们矿工兄弟的最爱。往往一个肉火烧吃下肚去,干劲陡增,豪气顿生,心满意足,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奔赴矿井深处,颇有点“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概。

我小时候曾经有一个远房亲戚在矿上上班,偶尔带我到矿上的食堂里吃过一次这种肉火烧。当时一尝之下,汗毛狂舞,意犹未尽。此后多日,心心念念,余味绕绕,脑子里全都是它,至今想来历久弥香。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我走南闯北,虚度半生,在别的地方,还真没见过类似的食品。有一种陕西的白吉馍,据说还是老字号,与此类似,也是夹肉馅的,只是那种肉夹得颇为琐碎苛薄,只是一团稀稀的肉糜,有其味而无其实,而且是把事先烤好的饼现切开加进去的肉馅,缺少那种烈火烘烤后的磅礴大气和热烈芬芳,更不及肥肉片子的当仁不让独占鳌头,其味道实不及一矿肉火烧远矣。前两天我在街上闲逛,见有人沿街叫卖一矿肉火烧,当时如闻天籁,寻声飞奔过去,买来一块儿拿在手里,心潮澎湃。只是连吃几口,大失所望,肥肉片早已被精明的商家以豆腐片所取代,香味淡泊,咸而带苦,浑不如往昔,失望之下,心生一种遇人不淑买了件赝品的感觉。

唉,真想穿透这岁月时空,重新回到过去,再吃一回童年的一矿肉火烧呀!一矿肉火烧,你吃过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