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韩国总统文在寅将访华
中国会奖之星评出 郑州摘下“双星”大奖
医疗服务优质化 市民问诊更便利
我市地下管道修复 开启“微创”时代
我市发布新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郑州直飞澳洲航线开通 10小时30分抵墨尔本
“郑州这座城市充满动力”
社会各界优秀女性代表 畅谈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
新建民用建筑全面 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引入尖端技术 无须“开膛破肚”
我市地下管道修复 开启“微创”时代

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昨日,郑州市首次引入当前世界上最先进、最适合污雨水管道修复的非开挖紫外光固化原位修复(UV-CIPP)技术,组织中美合作团队,对东里路(紫荆山路—城东路)雨污水合流管道15号井至17号井之间实施非开挖施工。此次施工标志着我市地下雨污水管道修复由“开膛破肚”迈向“微创”时代,将最大限度减少道路重复开挖造成的“拉链式”马路。

据悉,非开挖紫外光固化原位修复技术近年来开始进入我国市政行业。该技术不用给道路“开膛破肚”,而是利用微开挖或不开挖技术,在充分清理管道内污水和破损创面的基础上,通过拉入的方式将浸渍有光固性树脂的软管置入到旧管道中,利用紫外光照射使软管固化,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坚固内衬层,内衬层隔断了管内生化物与排水管的接触,阻止其对管道的继续腐蚀,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消除了诱发道路塌陷的安全隐患。

郑州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东里路污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是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首次在我省及我市市政设施养护维修施工中应用,同时也是市政管养工作高起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首次尝试。

即日起,该先进技术将陆续应用在全市2015年检测中达到三级病害的污水管道上,本年度计划施工的主要包括东里路、中原路、丰产路、金水路和桃源路等9个路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