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传承历史文脉 见证列子“新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东新区列子小镇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招标
传承历史文脉 见证列子“新生”

C

方案

列子故里 天人福地

规划方案提出“列子故里·天人福地”的整体概念,通过“景镇一体,文化引领,有机生长,客民同乐”四大策略,打造集生态、文化、商业、休闲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特色小镇。

“天人合一、景镇一体”

方案中,“景镇一体”空间布局结合“道法自然·顺天应人”的道家思想,规划布局“天、人”两大空间圈层。中心“顺天”圈层以“一山、一泽、三仙洲”,体现圃田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中央卦台山及林木环境,重建八卦御风台,恢复“卦台仙境”,规划沿七里河布局湿地公园,从七里河引水,形成内部水系网络,恢复圃田泽。结合圃田泽及周边田野景观,恢复 “圃田春草” 。

以道家“老子、列子、庄子”传承为主线,由紫气仙洲、御风仙洲、逍遥仙洲形成三仙洲。结合五谷、蔬果、花草等农作物形成大地景观,发展绿色农产品采摘、农业体验等农业综合业态。整体上形成山、泽、田、林的大生态本底环境。

中心圈层通过五公里“乐享环”及景观绿廊与外围“一馆、一轴、四天地”相通,形成“天人合一、景镇一体”的空间意向。

春秋建筑特色列子纪念馆

结合市文保单位列子祠,建设具有春秋建筑特色的列子纪念馆,展示列子生平,讲述列子故事,举办圃田古会,称颂、祭拜列子。通过雕塑、书画壁等形式,形象演绎《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列子传说和寓言故事。

养生文化颐心康养社区

结合道家养生文化,与安置区协调空间机理,建设具有医疗保健、养生康复等功能的颐心康养社区。

结合三仙洲,布置绿野农庄,打造集生态食品、自驾休闲、采摘度假、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为都市人群提供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空间。

结合规划中的地铁20号线与河口景观,环绕核心广场,布置列子箭术馆、文化营、滨水码头等设施,举办文化讲座、夏令营,进行列子故事舞台演出等活动,满足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求。

客民同乐4A级景区

通过主要道路和“天人合一环线”,串联“四天地”景区、18个特色景点,并结合七里河水上游线和滨水码头,形成旅游交通体系。按4A级景区标准,布局一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停车场及其他服务设施,形成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

D

方案

康养宜居 文化名片

方案以列子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活力永续的列子文化小镇,塑造特色鲜明的郑东历史名片。

“三圃、两区”功能布局

方案将列子小镇进行“三圃、两区”的功能布局:“三圃”分别为上圃文创基地、中圃列子郑圃湿地公园、下圃郑圃市里;“两区”分别为北区生态宜居区及南区道家康养区。

列子郑圃湿地公园是小镇的核心驱动区,依托基地外围水资源,引入一河一湖构建文化湿地公园和生态基础设施构架,形成“三区、一泽、两环”的文旅体验聚落。

“三区”分别为列子文化博览区、冲虚道家文化区以及列子传说体验区;“一泽”为展现圃田春草胜景的中圃泽;“两环”为串接多样的文旅主题御风环和水游环。

列子文化博览区——结合列子祠、列子碑林等景点,规划建设列子文化博物馆。

冲虚道家文化区——以弘扬列子道家文化为主线,建冲虚观,开创郑州道家文化的传承之地,结合冲虚观道文化的展示及演绎,让游客充分感受列子的道家文化。

列子传说体验区——以列子传说和寓言故事为蓝本,打造寓言主题乐园,运用互动式、体验式、娱乐式的文化传播手段,提供充满寓意的游乐项目。

中圃泽以圃田泽为蓝本,结合堆山造景塑造生态湿地公园,再现圃田春草之美景。

下圃——郑圃市里民俗文化体验区

郑圃市里民俗文化体验区位于两河交汇处的下圃,包含圃田文化大殿,圃田民俗大观主题园及美食街及文化街两个特色区。

上圃——文创基地

上圃位于基地西北部,融合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动漫影视文创基地等多样功能。

南区——南区道家康养区

道家康养区位于七里河南岸,区内设置道家养生宫、康养公寓及中医培训中心。

北区——生态宜居区

生态宜居区随着郑东新区城镇化发展逐步完善,列子小镇的建设将为入住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设施。

E

方案

静虚水岸 魅力新圃

方案将列子小镇定位为中国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典范和中国新经济文化产业的标杆,打造以列子文化为原点,以文化创新为驱动,以文化延伸为支撑的文化传承圣地、产业创新高地、旅游休闲福地、生态宜居宝地。

双轴延展产城融合发展

小镇设计总体结构为核心汇聚、双轴延展;环廊交织、四组互动。

核心汇聚 围绕列子祠打造小镇客厅功能核心;结合各小镇门户节点塑造功能中心。

双轴延展 在南北方向上,以列子文化为线索,打造小镇文化空间发展轴;在东西方向上,结合地铁站、产业、社区、文化、景观等的需求,打造小镇产城融合发展轴。

环廊交织 结合地形地貌,串联各区域形成一条生态景观休闲环线;结合道路、水系和绿带,构建出多条开敞空间视线通廊。

四组互动 产城融合、文化休闲、文创拓展、会展接待四大组团互动成长。

中式仿古+现代简约

核心区设计以静虚湖为中心,环绕打造列子文化彰显区、文教创意产业区、圃田生态休闲区、诸子文化研究区、虚静养生休闲区五个功能区,做到自然与文化、功能与景观的虚实相生。

通过综合分析影响要素,优化调整原有控规用地(如学校)。中部结合水系绿地,布局观赏、博览、研究、养生等用地;沿干道两侧,布局商业商务、居住生活、公共服务等用地,实现“动静分区”和“互动联系”。总体采用组团式布局,文创文旅以低多层院落式建筑为主,商业商务、博览会展为裙房塔楼或高层组群。整体塑造“中部低、两侧高;既对比、又协调”的空间形态,以中式仿古+现代简约进行分区风貌。

市民新运动场地

在生态景观规划中,实现“叠土成山、理水造园、植绿塑景、合筑营城”。

叠土成山 在南北各设一座小山,取名小太行、小王屋。小山内外各具观赏游览、运动康体、演艺博览等功能。

理水造园 引水入境,汇聚成湖,构筑海绵绿岛,打造多元岸线,重塑圃田泽之美好虚境。

植绿塑景 打造公园、廊道、街坊、庭院四级绿地景观体系,使之成为以虚入实的最佳载体。

合筑营城 建筑以组群布局,古今交相辉映,打造出进退有致、高低起伏的最美天际线。

小镇八景个个精彩

规划以4A级景区为标准旅游体系,以列子和《列子》寓言为题材设置景点,打造列子遗踪、故里市井、清虚仙泽、圃田春草、寓园栖霞、太行揽胜、七里闻淘、御风崇新等“小镇八景”;同时,组织产业观光、圃园游赏、滨水生态、列子文化、休闲养生和水上巴士六条游线,串联各大小特色景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