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眼千年 《国家宝藏》让国宝活起来
《背影》背后的故事
积钱不如教子 闲坐不如看书
冬日絮语
蓝印花布
服镇痛药六误区
李逵为何叫“黑旋风”?
冬虫夏草无抗癌成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背影》背后的故事
名流故事

陈孝全

朱自清的一篇《背影》,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

《背影》叙述的是1917年冬天的事。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朱小坡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儿子朱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

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朱小坡的公安局长职务交卸了,他设法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这时,朱自清接到了71岁的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此时他才真正感到了家境的凄凉: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等,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的景象。办完祖母的丧事,朱自清要回北大,父亲也为了生计而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南京。《背影》记叙的便是父子俩在浦口东站分手时的情景。

文中所记的买橘子等细节,让每个读者都难以忘怀。此时朱父已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橘子就显得不同寻常了。与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衣着形成对比的是,朱自清却随身带着一件紫毛大衣,这件大衣是朱小坡托人定做的,并亲自为儿子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其爱子之心,从中可见一斑。

1925年10月,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寄来一封信,就是《背影》文末提到的那封信,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读信后,泪如泉涌,一下子打开了他的记忆匣子,也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

当时的朱自清,与父亲因为小说《笑的历程》赌气不相往来已经有两年多了。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青年妇女的苦闷,对旧家庭旧道德进行了抨击,小说中的人物有朱自清的妻子武仲谦的影子。朱小坡看后,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大发雷霆。朱自清脾气也很倔强,于是父子俩不再讲话,这样一过就是两年多。

后来,朱小坡主动给朱自清写信,表明已原谅了他,这让朱自清倍感歉疚,也倍感思念,正如朱自清在《背影》里说的那样:“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时间这个魔法师,让时光的流逝,洗却了父子间的误解。 摘自《扬子晚报》

为老父老母拍照

肖复兴

每逢节假日,公园里人满为患,很多游人都挤在各处景点拍照。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兴致勃勃的年轻人和不服岁月的中年人,老年人却很难看到。

我说的“老年人”,并不是和儿孙一起逛公园的老年人,而是那些年老力衰,需要人搀扶,甚至是坐在轮椅上的老年人。而有些孩子不仅陪他们来游园,还特意为他们拍照,遇见这样的年轻人,我总会向他们投以赞赏的目光。

为自己年迈的父母拍照,和为自己的孩子、爱人拍照不同。在时光的流转中,做孩子的心总会情不自禁地向下一代偏移,而有意无意地将已是霜叶凋零的父母冷落在另一边。

今年国庆期间,天坛公园摆上了一盆盆三角梅。在花丛中拍照的游人很多,我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一只手颤巍巍地伸出来扶着花枝,一头银发在紫色的花朵中,变得更加醒目。

老太太对面站着一个胖胖的中年女人,端着手机,正准备为她拍照。有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他们两人之间,望着老太太笑着说:“妈,您笑一个!”老太太抿着没牙的嘴笑了。

拍完,老太太从花丛中走了过来,对我说:“都八十老几了,老模咔嚓眼的,还照什么相呀!”我对她说:“照得挺好的,看您多精神呀,哪儿像八十多岁的人呀!”

此情此景,让人为之动容。父母总爱说年纪大了还照哪门子相呀,但是如果你真要给他们拍照,他们心里其实还挺满足的——倒不是为了看照片上自己的面容,而是享受孩子为他们拍照的过程。在我的想象中,这和为孩子买件新衣服,帮他们穿在身上,或者是买了新上市的荔枝或橘子,剥了皮,喂到他们嘴里,是一样的感觉。

我母亲年老之后,腿脚不利索了,住在楼房里很少下楼。那年,我家对面新修了一座公园,国庆节正式开放,我和刚刚读小学的儿子搀扶她下楼,到那个公园看看。我让她站在一盆盆正在盛开的菊花前,说给她照张相,她说:“人老了,还照哪门子相呀!”但她还是很高兴地站在菊花前面,拍照之前还特意用手拢了拢头发。那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后几张照片。

如今在公园里,我会格外注意那些为父母拍照的人。每次看到,心里总是很感动。我很想对他们说:“我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为父母拍照了,你们多么幸福,所以要格外珍惜!”

摘自《北京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