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郭良正 早在《逸周书·谥法解》中,有“制谥,遂叙谥法”的记载。是对那些因内在德行,所赢取外在名声,并有一定地位的人,去世后所给的一个盖棺定论性的封号。 此后,历代王朝为树立典范人物,都在谥号。所谥的号虽都是溢美之词,但谥号的字不同,其影响力也就有别。不过,历朝历代所谥字号,也在嬗变中。直到宋代,宋仁宗皇帝的老师夏竦去世,宋仁宗亲自给恩师赐谥“文正”起,“谥之至美,文正也!”达到极峰后,再没有超过这个级别的谥号,并且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自此,“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成了封建士大夫的终极追求。 那么,至高无上的“文正”,所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按谥法可解析为,道德博闻者叫文,靖共其位者叫正。按照现在说法,达到被谥“文正”的官员,生前必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行,恪尽职责的操守,忠君爱民的行动。 正是对“文正”生前有如此高要求,司马光曾有“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的言说。也正是这无以复加,对谥者极尽苛刻条件,朝廷皇上实在不宜多谥,这物以稀为贵的谥号,也就显得更加无上荣耀了。 为人在世,都有理想和追求,平民百姓想的是有吃有喝,居家平安;一般官宦求的是荣华富贵,衣锦还乡;将相们的追求,则是更胜一筹,把“生晋太傅,死谥文正”作为人生终极目标。 能够混到期求“生晋太傅,死谥文正”的地步,基本上登到了众生金字塔尖下面的平台上了。这时已无物质生活之忧,通过身体力行,去“了却君王天下事”,进而达到“赢得生前身后名”的目的。 尽管多少务实官员按照当时为官准则,为官、为民、为皇家天下,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死后真正被谥号文正的,则是寥若晨星,千年来,也只有二十多位被谥号“文正”的。 据历史记载,谥号“文正”的,宋朝九位,元朝五位,明朝五位,清朝八位。 这些“文正”们,多已成了藏在史书里的人,在坊间经常提及的倒是很少。较熟悉、常在民间“走动”的也只有宋朝范仲淹、司马光,元朝耶律楚材,明朝方孝孺,清朝刘统勋、曾国藩、孙家鼐等人。其他则被淹没在历史记忆里。从发黄书页里查到其余的是:宋朝李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元朝吴澄、刘秉忠、许衡、廉希宪;明朝李东阳、谢迁、刘理顺、倪元璐;清朝汤斌、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李鸿藻。 这些“文正”们,到底何德何能,从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身居“文正”榜呢? 从众多史料中,发现个有趣现象:李昉陪帝祭祀,跪拜时摔倒后去世;司马光死于上任途中,蔡卞告假返乡祭祖逝于途,郑居中入朝遇暴疾,回舍数日卒,张行简病逝于任上,方孝孺被燕王杀,倪元璐是李自成陷城时自缢,杜受田赈务途中触染暑疫,李鸿藻以病乞假旋卒等,他们多是因公殉职,体现的是忠;还有一种像刘统勋卒时“室无长物,寒气袭人”,代表的是廉。 皇上谥号代表了官方,是正统,但也不排除民间“谥号”的自由。像我们较为熟悉的历史人物,被称为青天的包拯,去世后,当朝仅谥号“孝肃”,离“文正”还远着呢。但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有包文正的说法,看来,历史还是由人民来写的说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