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育分”到“育人” 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校讯速递
倾情投入 绽放梦想
坚持不懈 传承不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育分”到“育人” 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走进中原教育

栏目记者 周 娟

“教育是影响人生命成长的事业,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每个生命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已经成为中原区学校的共识。中原区把评价改革放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确立“评价即育人”的理念,以评价引领教师教学方向,以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基于学科基础素养的多元、分项测评的绿色学业评价体系。在开放的评价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吸收和掌握,还有过程与方法的经历与体验,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化与发展。在这里,评价既是一个育人的环节,又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全区每一个学生,在公正的评价下,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多元评价 全面发展

“爸爸妈妈,今天我和小组的同学一块玩游戏。”“我得了好多小印章,老师夸我很优秀。”“我的拉拉书被老师选上学校的展览会了。”……互助路小学北校区在“生活即教育”评价主旨的引领下,探索出“互助·生活”主题式评价,孩子们进入一年级就尝试着团结合作,而来自家长、老师、学长等人的鼓励和肯定,使孩子的自我认可度更强。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还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

“百名伏四学子”,十佳“雷锋标兵”“书法小达人”“爱心标兵”……伏牛路第四小学将评价改革的目标定位为,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重视学生学习的历程,在进行学生学业评价和质量综合评价时,以激励学生发展为目的,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实践能力五个纬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改革,伊河路小学工人路校区逐步确立了“快乐小果农,伴我共成长”的主题评价体系。种植、成长、收获是孩子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历程,也是该校探索学业评价改革的真实写照。学业评价改革就如同一粒种子,在该校不断的思考、实践、改进、再思考的过程中慢慢吸取养分,茁壮成长,为课程改革添上浓重的一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从不同维度设计“课堂表现评价表”和“常规作业评价表”,激励学生成长;“外小成长币”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将立德树人落在了实处;在外语节、艺术节等丰富活动中,听、读、说、写、评、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得到更多历练;定期开展阅读分享和评价,让学生学习更充实;期末游园活动整合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六大学科的评价内容,学科融合,让评价维度更多元。中原区外国语小学致力于让评价活动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

中原区各校结合自己的顶层设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方案和综合素质报告手册,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全区中小学借助“米学网”平台,实施等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生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自信展示 快乐体验

郑州市实验小学“爱的嘉年华”学业评价活动中,紧扣学校办学理念“爱的教育”及学校的logo七巧板元素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把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有效地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中尽情展示,该校爱的教育在每一位孩子、老师、家长心中生根发芽。

“小猫钓鱼”“青蛙跳跳”“尖尖小荷”……闫垌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拿着“寻梦卡”,迫不及待地走进 “快乐梦工厂”,开启寻梦之旅。孩子们通过认读词语、背诵课文、情境说话等环节,把“考场”变身为“展现自我的舞台”。闫垌小学力求改变以往固有的评价和考查方法,使其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真正把孩子从单一的评价方式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学习更自信。

这些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活动项目,真正体现了集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理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更全面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样的评价,让我觉得自己胆子大了。”在中原区不少学校的展示性评价现场,孩子们在游戏中变得愈加自信,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快乐。很多学校的评价活动根据孩子年龄特点,结合各学科教学目标,设计检测内容,力求通过生动有趣的考核形式、扎实有效的考核内容,既能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检测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快乐的体验中成长。

借助全面而多元的评价,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吸收和掌握,还有对过程与方法的经历与体验,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化与发展,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和表现欲望,这才是评价改革的最终目的。

家校互动 见证成长

在百花艺术小学的展示性评价活动中,家长全程参与,见证学生通过“游戏”来“考试”,并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感。邀请家长参与,见证孩子的成长,并对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展示性评价过程中,将行为习惯的检查与纠正放在游戏环节中,引领学生的整体素养不断提升。伊河路小学锦绣城校区这座崭新的校园,用崭新的评价方式完成了质与趣的融合,而家与校支撑,知与能的整合,更带动学子全面成长。

建设路第二小学围绕“心中有爱,朵朵花开”的办学理念确定测评主题,以课程整合,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还邀请家长融入,打破家校界限。在这种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吸收和掌握,还有过程方法的经历与体验,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与发展,从而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和表现欲望。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中原区,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频率逐渐提升,邀请家长参与学生学业评价,见证孩子的收获与成长,也能更好地促动学生发展。不仅如此,在学生多元评价中,学生在家庭的表现也至关重要,不少学校也注重将家长评价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阳光小学的评价手册将评价的横向时间拉伸为整个学年,将评价的纵向版块延伸至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经历、学业水平这三个评价维度。经过一年的沉淀,这学期,该校的评价手册也正在酝酿改版升级,将家长评价的比重加大,从生活习惯、品格养成、自主能力、社交技能和身体素质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学生年龄特点为评价的依据,每学年给出一个横向评价标准,来评定该生在家庭教育中的成长轨迹,使学生通过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过程,具备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操行,继而实现做一个“现代的中国人”这一宏观育人目标。

在中原区,早已形成了多元绿色的评价体系,家校不断融合,从入学伊始,这份评价体系就体现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致力于让孩子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助力孩子多元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