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育分”到“育人” 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校讯速递
倾情投入 绽放梦想
坚持不懈 传承不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坚持不懈 传承不息

本报记者 王烨

小工匠:张瑜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2014级在校生

人生格言:我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个字。

本该今年毕业的张瑜,因为成绩优秀,在经过学校征求意见后,决定多留在学校一段时间,一方面可以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另一方面,学校作为一个重要平台,自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张瑜已经连续两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并且都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但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她并不满意:“今年参加比赛时非常紧张,因为毕竟是第二次参加,心境产生了变化,特别想超越上次的成绩。”据张瑜介绍,往年比赛分为设计和工艺两个小组,双方配合进行比赛,张瑜在设计组,而今年的赛制发生了变化,将小组取消,一个人要同时负责工艺和设计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原本在设计组的张瑜要重新开始学习工艺。

“平时训练还是挺苦的,基本上都是从早上八点到凌晨甚至通宵。但想到拿奖就会很开心,辛苦什么的就抛在脑后了。”张瑜说,她的训练内容包括立裁打版,就是把样板裁剪缝制成完整的衣服。除此之外,比赛更是脑力和体力双劳动。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早上七点开始,分为50分钟理论、3个小时设计和5.5小时的立裁,将近十个小时的比赛时间不仅是技能的较量,还是对参赛者体力的考验。

职业教育的师生关系,更类似于师徒关系。辅导老师通过传帮带,把自己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承给自己的学生,培养他们安生立命的本领,希望他们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张瑜和辅导老师花芬就是这样。“赛前时间紧张,花老师经常陪我们训练到半夜。为了不耽误我们训练,她放弃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张瑜感激地说,没有花老师,她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现在的张瑜已经拿起了接力棒,在提升自己技能的同时,对学弟学妹进行指导,就像花老师对她一样,将传承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弟学妹眼里,张瑜是个严厉的老师,当天布置的任务必须当天完成,点评作品时要求严格。但同时,张瑜也是个知心的朋友,遇到开心事会一起分享,有问题时一起解决。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