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交警全员上岗 严查酒后驾驶
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品位
郑铁两级法院管辖行政案件范围扩大
200余家娱乐场所 套上消防“安全阀”
第四届“郑州慈善大奖” 评选结果今起公示一周
铁腕治理油烟污染
新疆手足畸形患儿获免费手术
18只“科研用鼠”顺利入境 郑大将用于肿瘤新药试验
违规散发小广告 辖区企业被约谈
全国脑卒中防治工作会召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品位

本报记者 张立

前不久,新郑市郑韩故城跻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圆明园、秦始皇陵比肩,成为全国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郑韩故城地处新郑老城区,与现代化新城和谐相融,是新郑市以“文”化城的重点项目。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彰显文化自信。”新郑市负责人说,新郑是黄帝故里、文化圣地,也是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以“文”化城是新郑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新郑实施“生态保遗”战略,力求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累计投入资金近72亿元,相继启动了占压遗址保护区村庄征迁,逐步将老城区生活人口转移至北区和东区,为郑韩故城遗址公园以及黄帝故里景区的建设预留大量土地。

在新郑龙湖镇华南城核心区,唐代名相裴度雕像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中、1000多年前的古代名人与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相互映衬,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是近年来新郑利用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品位的又一剪影。

作为新郑市知名的“文化人”,樊战东参与了裴度公园保护建设的全过程。“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说,当年华南城仓储、物流、商业综合体项目最终选址新郑龙湖镇,自前期规划开始,新郑文物主管部门与华南城密切联系,将裴度墓的保护范围作为文物保护用地保留。

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一座明代拱形建筑高高耸立。这座建筑叫接旨亭,始建于明代,是新郑市文物保护单位。接旨亭向东数百米,一片汉代风格的街区已初具规模,正在进行外部装修。这里是新郑市接旨胡同商业街项目工地。商业街是黄帝故里景区的配套项目。也是未来新郑市区的商业中心。马浩是施工方的负责人,为保护文化遗存,他们在商业街入口处原样复制了一座古牌坊。

今年,新郑市共实施百城提质项目300个,目前已完工79个,在建项目203个,完成投资380.95亿元,其中多数项目与当地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其中包括高56米、占地105亩的轩辕丘建设工程。以及与宋城演艺集团签约,打造以弘扬黄帝文化为主旨的大型演艺项目黄帝千古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