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戏曲艺术润童心 品质中原添魅力
“一等奖只是个小目标”
教之道
遇到老师“告状”怎么办
校讯速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遇到老师“告状”怎么办

不少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突然发短信说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不好,要么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要么是和同学相处出了问题。这个时候家长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既维护老师的权威,让孩子接受成长的必经过程,又能尊重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自信与尊严,让孩子心服口服改正缺点呢?快来听听专家们的看法吧。

“接到这样的短信,有的家长对此置之不理,表示对自己的孩子很了解,也很有信心,不做回复更不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这样固然不好,也很失礼节。还有家长对此反应过激,不做进一步的了解就简单粗暴地把孩子批评教育一番,甚至动手。这样也不是聪明的做法。”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老师黄丽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重视起来,并有所行动。首先,要回复老师你已经收到了短信并准备采取措施促使孩子进步,也可以打电话或到学校找老师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听听老师的意见并准备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面对孩子,一定要足够理解和尊重,避免直接指责。”黄丽提醒家长,要俯下身来耐住性子认真听听他的心声,尤其是要避免给孩子一个老师“告状”的讯息。如果孩子的描述和老师说的一致,则可以和孩子商量着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处理问题和取得进步;如果不一致或出入很大孩子并能自圆其说,这则需要再次和老师联系或者找其他同学了解更多的情况,帮助孩子认清问题,然后采取措施,对症下药,积极引导和帮助孩子。

“正如每个叶子都不相同,每个孩子也是独一无二的,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成长的烦恼。首先,要做到的是心平气和向孩子了解情况,每一个事件的出现背后都有原因。”二七区京广路小学校长贾琳告诉记者,比如有的孩子提前学习了相关的内容,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所以上课时间做别的事情;有的孩子对有些学习内容学习吃力,或者不感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由于在家或者在与同学相处中遇到问题,或是迷恋手机电游导致无心学习等。“每一个单纯的表象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孩子内心和思想上波动,作为家长应该用真诚而平等的交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并一起和孩子分析对策,达成共识,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孩子共同建立良好的意志品质。切忌一听到老师反映问题就打骂责罚,让孩子把家长和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失去信任,导致恶性循环。”

贾琳还提醒各位家长,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不是对立,应该是合作,发现问题后老师告知家长是一种负责,为的是共同寻求原因,共同思考对策。家长也要第一时间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学习出现的现象和状态,在和孩子沟通查找到问题根源后,及时与教师沟通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验谈

@小丸子:的确很担心老师发来短信说孩子有什么问题,但仔细想想,老师跟家长说一下是对的,也是负责的表现。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告诉孩子,老师是因为喜欢他,担心他学习成绩下降才和家长说的。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孩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建议共同找到最好的措施。

@七秒鱼:见过家长护短的,觉得老师这样做就是告状,很没面子,其实完全没必要。毕竟老师平时和孩子接触时间长,在课堂上或其他时间发现了孩子的缺点和问题,早一点发现,早一点解决,对孩子是非常有利的。家长不应该太溺爱孩子,让他经历一些批评和挫折是有好处的,只要适当注意维护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就好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