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970人因扶贫问题被追责问责
坚持稳中求进 加强政策协同
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
安理会通过新决议 对朝鲜制裁更严厉
特朗普签署30年来 最大规模减税法案
台湾近百团体发起游行 抵制当局“劳基法”修正案
向乌克兰出售武器 美国惹怒俄罗斯
走过这片芦苇坡,这悲伤动人的故事你可曾听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过这片芦苇坡,这悲伤动人的故事你可曾听说
女孩为救丹顶鹤牺牲 27年后弟弟同样因公殉职
娟子与鹤(资料照片)

是悲歌,更是壮歌。

命运能有多悲情?还记得牺牲在沼泽中的养鹤女孩吗?近30年后不幸再次降临,接过她事业的小弟徐建峰,同样因公殉职。

信念能有多执著?徐建峰的女儿同样响应冥冥中的召唤,告别繁华都市,回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她说:“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女孩和丹顶鹤的故事写成歌

在广袤的黑龙江大地上,嫩江宛转南流,河之东岸有一块夏如翡翠、冬如白玉的大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这里以栖居繁衍着自然的精灵——丹顶鹤,闻名于世。

“在世界仅存的三大丹顶鹤种群中,只有我国的扎龙种群仍生机勃勃地保持自然迁徙。但保护区建立之初,这群鹤也曾处境濒危。”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王文峰说。

丹顶鹤一身傲骨又极其敏感,人们根本无法接近,保护工作一时不知如何着手。大家发现,当地有一位渔民徐铁林,身怀绝技,他曾经多次遇到受伤的丹顶鹤,救回家养好伤又放飞。“老徐一家与鹤相邻相依,索性就请他参与了管护工作。”王文峰说。

老徐和伙伴们艰难跋涉在沼泽中,在21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香港面积的保护区内,几乎摸清了每一处鹤巢。大家慢慢发现,“人工孵化+野外散养”的“半野化”保护方式,成活率最高,野性保持最好。后来多个国际组织试图人工重建鹤类迁徙均告失败,扎龙“土办法”成为唯一成功范例。

徐家长女叫徐秀娟,从小就跟着老徐在火炕上孵鹤,大家亲热地叫她“娟子”。当时,丹顶鹤人工孵化还属世界前沿课题,即使在亲鹤的羽翼下,温度稍有变化,也会胎死壳中。

“半野化”保护方式也伴生着难题,淘气的幼鹤玩高兴了,很容易“走失”。1987年9月15日,又有幼鸟飞走未归。徐秀娟整整一天在芦苇荡中蹚水寻找,心力交瘁。第二天一早,娟子说听到了“宝贝”的鸣叫,没顾上吃饭就又出门了。不想从此永别,她终因疲劳过度,淹没在沼泽里。

那个美丽的女孩,终年23岁,被追认为我国环保战线第一位烈士。于是有了那么一首歌: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姐姐牺牲27年后弟弟也殉职

老徐夫妇忘不掉娟子,更放不下这群鹤。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叫徐建峰,小名“峰儿”。当时,小伙子已退伍转业进了齐齐哈尔市的大型国企。1997年,经父母反复劝说,峰儿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扎龙,接过了接力棒,一干就是18年。

同事们说,建峰“恨活”,有事干不完不下班;建峰“干净”,他担任孵化中心主任,养鹤比养孩子还上心。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2014年4月,又是丹顶鹤繁育孵化的关键期,徐建峰发现湿地核心区内有个鹤巢,小鹤马上就要破壳,但那个春天异常干燥,附近时有“荒火”。“可别把鹤巢给烧了。”徐建峰扔下一句话,只身前往看护,可谁也没想到,因摩托车失控,一头扎进了沼泽。在徐秀娟牺牲27年后,徐建峰又献出了生命。

在整理遗物时,同事发现,他的工作证里,珍藏着一张“娟子姐”的照片。

人鹤情未了后代再接接力棒

为什么不幸会一再降临这个家庭?

感同身受的管理局副局长胡晓燕说,扎龙独创的“半野化”保护方式,注定护鹤人一直在路上;在沼泽中跋涉,极耗体力,尽管徐家姐弟水性都非常好,但他们当时都太过疲劳了;还有,徐家对鹤的情感是外人无法想象的,“孩子”处于险境,“父母”是肯定会奋不顾身的。

爱,就是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召唤。

扎龙人说,丹顶鹤一身傲骨、一生忠贞,只要结为伴侣,就会一生相守。如果伴侣受伤无法南飞,那么另一只一定会选择留下,哪怕是面对风雪、面对死亡。护鹤人的情感又何尝不是如此?

徐建峰牺牲的那一年,女儿徐卓正在东北农业大学学园艺。这位平时的乖乖女坚决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转学到姑姑曾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去年8月,她告别北国名城哈尔滨,毅然回到了扎龙,再次接过了接力棒……

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文波告诉记者:“目前,扎龙已建成世界最先进的丹顶鹤繁育基地、最优良的基因库。”

今年,齐齐哈尔市隆重纪念徐秀娟烈士牺牲30周年,当那首歌再次响起,老徐夫妇再也抑制不住情感。

老徐夫妇说,他们一生只在做两件事。十月送鹤们离去,春天迎它们归来。每当残雪消融,每当丹顶鹤“呦呦”鸣叫着飞过村庄,两位老人知道,他们的娟子,他们的峰儿,他们的孩子们,又回来了。

据新华社哈尔滨12月2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