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学有未来 2017郑州教育年度盘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多彩二七谱新篇 (下)
行知课程显特色 “行中求知”绽多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二七区建新街小学
行知课程显特色 “行中求知”绽多彩
部分“行知课程”精彩招募
无线电定向课程
幼小衔接课程体验3D绘画
一年级绘本“新阅读”课程

本报记者 李杨

“行胜于言”这句校训,对于二七区建新街小学的每个师生来说都耳熟能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建新街小学以“行知教育”理念为引领,在品牌建设的探索中不断创新。近一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卓越家长学校”、郑州市道德课堂有效形态、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三星红领巾示范标兵学校、郑州市绿色学校、郑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郑州市创客教育试点学校的荣誉称号,并承接开封龙亭区教体局领导、校长等百余人到校进行校园文化、行知特色、信息化、创客教育发展参观考察,省市多家媒体都对该校行知特色进行了报道。

“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2017年的建新街小学,我最想用‘行知课程’‘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品质提升’来表达。”采访中,建新街小学校长肖泳如是说。

行知课程品质提升

“国家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特色化、社团活动课程化、隐形课程系统化。”在这样的课程建设思路指导下,建新街小学一直致力于“行中求知”三维课程体系的构建,支撑学生“能行、善知、会创新”的发展目标。

随着行知“三课”建设的不断充盈和内涵提升,该校的课程融合与实施也日益凸显成熟。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到“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老师们通过重温课程建设的意义、核心问题、学校课程建设发展现状等,深度思考“我们已经到了哪里?还将走向哪里?如何陪伴学生一路绽放……”

2017年建新街小学共开设了四类十八门“行知”校本课程。

生活实践类和酷玩健体类课程针对学生发展目标中的“能行”进行课程设置,共包含六门课程,主要以生活实践、活动体验的课程为载体,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深入探究、合作共研、亲身经历,在生活中提升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与特长,最终达到“能实践会实践,能探究会探究”。

人文素养类由五门课程构成,是针对学生发展目标中的“善知”进行的课程设置,主要通过亲近文本、艺术与社会,在体验与思考中,激发心灵生长的正能量,为学生打开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大门,点燃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加多维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最终达到“会思考会求知,善思考善求知”。

创新发展类课程是以动漫与创客为主要载体的课程类别,包含七门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创意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发展目标中的“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即“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 的发展目标。

借助“行知课程”这个发展平台,该校师生们最大限度地挖掘着自身潜力,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创客提供广阔天地

“我听到耳机里的密码声音了!你呢?听到了几声?”建新街小学校园内,两个喜悦写在脸上的男生在“无线电定向”课程体验中边凝神倾听,边兴奋地交流着。“行知课程”的扎实开展,让校园每个下午都显得更加异彩纷呈。

据了解,“行知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建新街小学,一贯致力于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早在2001年就开展了少先队“体验教育”,作为创客课程的雏形,吸引了多位专家莅临观摩与指导。2010年,学校基于信息技术,注重探索与创新、重视动手与实践,把培养“能行、善知、会创新”小创客的动漫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2017年,“新阅读”“智能创客”“动漫DIY”“啦啦操”“小小科学家”“阳光乐器演奏”“无线电定向”等校本课程,更加突显“行知课程”特色,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一开始投入上课,同学们就显得信心十足、由内而外散发着体验学习的喜悦。

“你们试试这样设计会有什么问题?没关系,你可以尝试不同的安装。”该校利用暑假时间聘请专业讲师面向全校教师及喜爱造物的所有学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创客课程培训,开展基于项目式的学习。在老师的引领、指导和鼓励下,大小创客们借助焊接机、计算机等各式工具进行操作,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改善后,分别创意制作了“液压花”“霓虹闪烁”“电动昆虫”“老鼠怕光”“创意机器人”等形态各异的作品,并进行展示交流,满足大家探求欲、提升自信心的同时,也激发了师生更大的创作热情。

付出终有回报。今年8月,该校学生李亦欣参加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经过现场电脑技术测试和答辩,荣获小学电脑动画一等奖;张硕、郭雨烁等五位学生的定格动画作品,获第六届国际原创动漫大赛最佳人偶奖;另有近200名学生在省中小学生航海模型竞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区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等比赛中分获省、市级奖励;董杨等老师的课题《创客教育在小学动漫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被立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电化教育专项重点课题;11月初,学校第二次迎接了郑州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的实地考察;由于创客教育成果显著,12月中旬该校被授予郑州市中小学创客教育试点校称号。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

7月17日下午,河南省电化教育馆传来喜讯——建新街小学老师张玲在2017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项目现场决赛中,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是二七区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

其实,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建新街小学来说并不是偶然。该校充分发挥“行知教育”重实践善创新和教育信息化超前发展的优势,在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的实践改革中,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为了提升教师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的数字化学习习惯,建新街小学在区“六名工程”第二周期建设的深化年,以“行知教育”为统领,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探索基于信息技术下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以信息化推动着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内涵发展。据了解,该校于四年前成立的郑州市小学中首家Pad班,开启了信息技术与“行知”课堂融合创新的探索之路,丰盈了郑州市道德课堂形态,成为二七“多彩课堂”文化中的一抹亮色。

今年5月,河南省电教馆书记赵彤帆,携研究部主任谢梦飞等一行,深入二七区建新街小学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Pad课堂和创客基地,通过听评课活动,助力“行知课程”信息化全面提速发展。9月,学校第一批Pad班教师刘媛媛荣获全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一等奖。杜洛平老师在郑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优质课(小学数学)技能竞赛中,被授予“郑州市技术标兵”称号。10月,今年的Pad班教师张梅杰又作为二七区唯一代表参加了河南省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活动。另外,苌惠霞老师的心理健康优质课,在“第五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北京论坛”上精彩展示,深受与会人员特别是全国自主教育联盟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部重点课题负责人王明平的称赞。宋大华老师作为二七区唯一教师代表,取得河南省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好成绩。

相信重实践善创新的建新街小学,一定会继续充分发挥“行知课程”优势,努力培养出“能行、善知、会创新、具有国际视野”的师生,为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助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