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王 烨
“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郑东新区已成为郑州这座城市的新坐标。而在一片荒芜上生长出来的郑东新区要如何聚集人气,教育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自2006年第一所学校建成投用以来,郑东新区始终坚持“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将教育视为“聚人气、促发展”的重要发展途径。2017年,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按照“做有未来的教育”理念,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打造全省教育高地,初步实现了办学条件一流、国际化程度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目标。 镜头回放 ★在第二十一届全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暨第三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等系列比赛活动年度评比中,获得全市教育信息化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举办郑东新区首届创客教育博览会启动仪式暨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小学创客教育成果展示。 ★报送的《以绿色德育为引领,做有未来的新型德育》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承办郑州市2017年普通中小学德育建设会议,被评为郑州市德育先进单位。 ★聚源路小学西校区成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课题并顺利开题。 ★引进清华附中、河南大学附属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等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入驻。 数说成绩 ★申报市级文明单位9个、区级文明单位6个;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示范幼儿园1所。 ★32所学校和美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的优秀学校签订了姊妹学校协议。 ★全面实施贫困学生和教师资助政策,全力推进教育脱贫攻坚,2017年受理生源地贷款学生54人,贷款金额37.64万元;资助学期教育贫困学生49名,金额约5.9万元;资助义务教育贫困学生99人,金额约18.8万元;资助贫困教师95名,金额约80万元。 ★推荐艺术小学、龙翔小学、普惠路二幼等9所学校申报市级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 扩大规模 优质资源倍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教育的前提。从2006年第一所学校建成投用,到现在的72所,郑东新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郑东教育的加速度,郑东新区正向教育强区昂首迈进。 2017年,郑东新区教文体局不断扩大学校规模,进一步均衡区域内教育资源。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天府路中学、文苑学校等14个项目,包括为龙子湖高校园区配建的4所学校;续建永丰学校等13个项目,其中郑州第五十四中学、龙源小学、龙翼中学等8所学校上半年投入使用,提供优质学位41730个;积极开展校舍维修改造,全年投入资金4015.53万元,完成白沙岗李临建教室投入使用,白沙龙王庙、白沙大有庄、白沙中小学临建教室项目已经进入施工阶段。 为满足新时代教学要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围绕“落实政策、确保增长、专项突破”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义务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满足义务教育支出需要。为全区新建校高标准增配触摸教学一体机,建成区小学增配创新综合实践室、创新科技室及创新劳技室14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标准配置教学设备,区域内各学校含教学点均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办学标淮。此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年投入资金113万元,为郑州七十八中、聚源路小学、聚源路西校区3所学校安装录播教室。 持续开展教师交流和支教工作。选派40名教师开展城区学校与白沙区域农村中小学为期一年的城乡交流,9名骨干教师赴周口扶沟县农村中小学支教一年,优质教师资源进一步均衡配置。 近年来,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在教育均衡方面不断发力,成绩斐然,大力解决人民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在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同时,又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郑东新区教文体局还积极开展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共排查学校80余所,排查出安全隐患100多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00多份。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截至目前自办信访件40件,转办信访件23件,办结率100%,确保了教育系统大局稳定。 尊师重教 广纳优秀人才 教育是一种启示,能够开启人的心智,而教师则是开启心智的钥匙。为满足大批新建学校的教学需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加大教师招聘力度,2011~2017年共招聘教师2258人,其中,招聘重点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323人;面向全省引进招聘在职优秀教师264人;面向社会招聘在职教师532人、毕业生1159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教师总数已达到3803人。 据了解,2017年,郑东新区教文体局赴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在职优秀教师、面向社会三个阶段,共招聘教师380人,实际到岗366人。尤其是通过定向招聘,促进了圃田、白沙、豫兴、杨桥师资队伍建设,逐步使农村地区师资配备向城市看齐。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及管理。采取高校专家引领方式,郑东新区教文体局组织东区骨干、中层、校级(副校级)教师共计793人参培;选派454名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组织东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317人次进行50学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培训。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