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开启新征程 谱写新史诗
见证荣光
万人元旦长跑 喜迎新年到来
东区河大再牵手 共建郑州研究院
企业要落实环保要求 通过创新尽早转型发展
南水北调河南段 文保成果展开展
本周或有两场降雪 气温骤降及时加衣
郑州航空经济唱响铿锵“豫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南水北调河南段 文保成果展开展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昨日,“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俊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法建强,副市长刘东,市政协副主席吴晓君出席开幕式。

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共展出遗址70个,展出中线干渠在河南所流经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和安阳八个地市出土的精品文物3800余件,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全面展示了源远流长、辉煌璀璨的中原文明。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省累计实施369项文物保护项目,完成考古发掘面积90多万平方米,抢救出土10万余件珍贵文物,再次彰显出河南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名实相符,郑州更是居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核心位置。

郑州地处“天地之中”,历代为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在郑州流经的区域,发现的古遗址、古墓葬极为丰富。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聚落,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遗址,从与东虢相关的两周古城到战国韩国的韩王陵墓,重要发现连续不断。其中荥阳关帝庙遗址、荥阳娘娘寨遗址、新郑唐户遗址、新郑胡庄韩王陵等考古遗址项目分别入选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成果中获得了诸多殊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