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 郑州经济奋力前行
转型跨越发展的“郑州答卷”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精彩开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转型跨越发展的“郑州答卷”

本报记者 张 倩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昨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我市2017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

增长11%左右

全市地区 生产总值

增长8.2%左右

地方财政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9.6%

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

增长8.1%左右

全市挂牌上市公司总数突破200家,占全省40%以上。新增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63家。

2017年省市重点项目912个,全年完成投资4516.1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5%;累计开工项目186个、开工率101.6%。

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成投用700万平方米以上,累计入驻企业368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4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675家。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增长16%,跃至全国第13位;货运吞吐量突破50万吨,稳居全国第7位。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加快建设,卢货航航班达到每周18班。

智能终端手机产量达到3亿部、增长16.5%。

临空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6位。

公共财政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065亿元、增长17.6%,占全市财政支出的77.6%。

全年实现脱贫949户3552人、退出贫困村23个、易地扶贫搬迁6101人,贫困村实现全退出。

经济增长质量 效益不断提升

强措施稳增长,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降补”政策全面落实,支持引导煤炭、钢铁、电解铝等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多元化发展,稳妥有序推动僵尸企业市场出清,严厉打击“地条钢”生产;打好降成本组合拳,累计为企业减负80亿元。不断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投资投机性购房得到抑制,市区商品住房去化周期回到合理区间。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严格落实“两级三层一统筹”工作机制,省市重点项目开工186个、实际投资4500亿元,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90亿元、增长8.5%左右。

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突破3400亿元。全市挂牌上市公司总数突破200家,占全省40%以上。新增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63家。

省市重点项目 超额完成目标

2017年,我市相继组织4批65场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促开工,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保持了快推进、重实效的良好态势。

2017年省市重点项目912个,全年完成投资4516.1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5%;累计开工项目186个、开工率101.6%;联审联批事项1341项,提前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审批率100%。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等6条线路加快建设,在建地铁里程达到123公里,商登高速郑州段、东三环上跨陇海铁路主线等工程建成通车,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奥体中心“一场两馆”结构施工基本完成;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荥阳造”地铁投入我市试运营;龙子湖智慧岛项目入驻大数据企业超过100家;贾鲁河综合治理土方工程和两岸护砌大头落地,截污工程完成80%,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市委、市政府“四重点”工作持续扎实深入推进。

2017年,我市各县(市)区和多数部门(单位)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

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我市出台转型攻坚发展“1+5+1”政策体系,确定了12个重点转型产业,实行市领导分包制度和工作专案,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7∶47.3∶51。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出台《中国制造2025郑州行动纲要》,成功获批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中部省会城市首位,七大主导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0%。启动实施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等攻坚计划,引进合晶科技、意昂神州等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减排,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

现代服务业持续增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25万亿元、1.89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30亿元,增长10%。电子商务交易额6000亿元,增长22.5%,网络零售额920亿元,增长25%。会展展览面积258万平方米,入选2017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产业集聚区总体水平稳步提升,服务业“两区”建设成效明显,“质量+”“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深入实施,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新发展环城都市生态农业15万亩,巩固提升发展可追溯标准化“菜篮子”生产基地2万亩,休闲农业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304.6万亩。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农业品牌发展大会,首次荣获中国商标金奖。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中原科创谷”高标准规划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入驻企业100余家,中国社科院郑州研究院正式成立;成功引进郑州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郑州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建成投用700万平方米以上,累计入驻企业368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4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675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0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发布“智汇郑州”人才政策30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17人。

科学推进

新型城镇化

2017年,我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突出抓好“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阶段任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

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提质扩容。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增长16%,跃至全国第13位;货运吞吐量突破50万吨,稳居全国第7位。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加快建设,卢货航航班达到每周18班。入驻物流企业超过100家。智能终端手机产量达到3亿部、增长16.5%。临空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六位。“四大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现代化、生态智慧的航空都市加速形成。

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郑济、郑万、郑合、高铁郑州南站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米”字形高铁网加快成型。商登高速郑州段建成通车,机西高速郑州段加快建设。国道107东移至四港联动大道连接线等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南三环东延高架、东三环高架等工程建成通车,“大三环”快速路系统实现闭合;四环快速化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和城郊铁路一期开通运营;3号线、4号线、5号线、城郊铁路二期等加快推进,在建里程突破200公里。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工作扎实开展,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0台。打通支线路网45条,城市拥堵全国排名从第8位降到第42位。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深入推进。按照省里部署,将市内六城区全部纳入实施范围,五县(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快速推进,开工建设“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78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72个计划新开工安置房项目全部开工,新增回迁群众27.4万人,累计回迁突破100万人,占动迁人数的65%;全面实施安置房、保障房网签工作,签约突破8万套。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一批大中修改造道路竣工投用,新改建配水管网96.1公里,新增燃气用户8万户、集中供热面积1026万平方米,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000吨,54个生活垃圾分类社区试点全部启动,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覆盖率30%以上。大力开展渣土车整治,清运主城区建筑垃圾和土方7000万立方米。

社会大局

保持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共财政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065亿元、增长17.6%,占全市财政支出的77.6%。省市重点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转、扶、搬、保、救”,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全年实现脱贫949户3552人、退出贫困村23个、易地扶贫搬迁6101人,贫困村实现全退出。

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不断加强。“大气十条”五年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两降一增一提升”,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5%、9%;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01天;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持续提升。获批“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争取中央支持23.2亿元;完成电代煤、气代煤改造8万户,治理涉及挥发性有机物企业324家,取缔“散乱污”企业1万多家;淘汰黄标车、老旧车8424辆。完成新造林8.76万亩、森林抚育4.21万亩,绿化县乡通道118公里,市区新增绿地1311万平方米,“一环、一渠、三网”生态景观带基本建成。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实施生态保遗工程,启动建设遗址生态公园19处。“河长制”工作全面启动,“四个到位”全面落实;贾鲁河综合治理、牛口峪引黄调蓄、环城生态水系等工程加快推进,5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国家、省定目标要求;城区10条河流水量水质明显改善,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6个、市级生态村11个。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新增城镇就业1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完成整合,农村低保、城市低保标准稳步提高,新增养老服务中心63家,新建“儿童之家”100所,救助困难群众49万多人(次)。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全面开展,新开工棚改项目10.7万套(户),新建保障性住房8.9万套。社会事业持续发展。郑州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1所,新建改扩建市区中小学36所、新增学位5.57万个。健康郑州加快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顺利启动,儿童医疗、心血管医疗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挂牌运营。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商都历史文化区等“四大文化片区”加快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稳定、社会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上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