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你好 2018
名流故事
美文闲读
我为什么写《芳华》
风雨无阻回家路
龙的国度
心梗后 这些药不能停
公孙仪冷对“投其所好”
疫苗的“价”是什么意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公孙仪冷对“投其所好”

小 燕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记载,公孙仪非常喜欢吃鱼,他担任鲁相的时候,一国之人争相送鱼给他,但公孙仪从不接受。他的弟子不解地问:“您不是喜欢吃鱼吗?怎么别人送来又不要?”公孙仪回答:“就是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能接受。假如收了鱼,回头难免就有碍于人情迁就别人的地方;一迁就,就难免徇私枉法。一旦徇私枉法,那我的相位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罢免。这么一来,我到时候就算爱吃鱼,也不会再有人给我送鱼了,而我也不能再靠自己买鱼吃了。所以不如不收,也就不用被罢相,想吃鱼的时候,还可以自己满足自己。”

公孙仪的清醒是非常难得的。他既了解众人来送鱼,是冲他鲁相的地位而非爱吃鱼的习惯;也明白此刻收鱼固然能一饱口腹之欲,然而却会为将来埋下求自己买鱼吃而不得的祸根,于是在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败之间掂量出了轻重,抵制住了诱惑,成全了大节。

处于一定环境中、地位上的人,如公孙仪这么理智不少,但得意忘形的也不少。唐朝有名的酷吏来俊臣在与其党羽撰写的《罗织经》中,更是大言不惭地说:“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偏好,本身就容易成为理性思维的弱点,再遇上巧饰伪装的诱饵,价值判断脱离原则线往往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所以克制私欲,有时候是比承受苦难更难、更需要坚韧意志的事。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能明白这一点,在面对“投己所好”的诱惑时保持冷静,人生,必定能拥有不一般的境界。 摘自《阅读公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