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望岳(书法) 冯世洋
刹那芳华
古梅一树雪精神
放 生
《六十岁的秘密》 发现阴谋幕后的推手
水墨冬韵(摄影) 孙建辉
忆 南 丁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古梅一树雪精神

♣ 宋子牛

清气、正气、静气,我以为是梅花独具的精神品格,具有象征意义。

“小屋数盈风料峭,古梅一树雪精神”。冰雪严寒、百花凋零中,唯有梅花凌寒怒放,独步早春,显现出坚贞高洁、不畏强暴的精神品格。名人雅士更是赞之以诗文,绘之以丹青,寄之以情怀,喻之以节操,留下了许多佳话。

梅花暗香浮动,传递着幽幽清气。元代书画家王冕的《墨梅》中,有两句广为传诵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梅花不以鲜艳的颜色吸引人、讨好人,只愿将淡远清香,永留在天地之间,其神清骨秀的内在气质,被反复吟诵,成为人们崇尚的高风亮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人们耳熟能详、时常引为励志的联语,揭示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这是过去儿童启蒙用书《增广贤文》勤奋篇中的名句,无具体作者,应是民间智慧的结晶。

“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梅花都不见”。我们幼时习字,常用的描红仿底就是这首歌谣。虽为数字串用,却朗朗上口,并不枯燥,尤其尾句,写雪花落入盛开的梅林,六角不见,浑然一片,十分传神。想象一下,那是何等壮观的雪天清冽意境啊。

梅花斗霜傲雪,象征着浩然正气。扬州的梅花岭,有纪念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纪念馆,“飨堂”前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写出了当年的一页痛史:清军屠城扬州,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清代诗人张尔荩以哀婉之笔,赞颂史可法与扬州共存亡的凛然正气,观之让人热泪盈眶。郭沫若也题有抱柱联: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史载,史可法率众抵抗,临危不惧,沉着地交代说,死后把他葬在梅花岭上。史可法与扬州百姓共命运,最后血染梅花岭,宁可枝头抱香死,不向强敌让寸分。这种视死如归的伟丈夫浩然之气,感天地而泣鬼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这是身陷囹圄、铮铮风骨的革命者发自心底、正气凛然的歌唱。而在诗人、领袖毛泽东眼里,梅花还最有情义,最有定力。“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里,梅花的浩然正气和轩昂之姿,博大气象与奉献精神,跃然纸上。

“起傍梅花读周易,更书香草续离骚。”何等清脱、超拔、雅致的情状。它与“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一样,揭示了读书人写书人心仪的不可亵玩的浩然之气。傍梅读易也好,香草续骚也好,都表达了精神的纯粹与凛然,故而梅花、香草像经典一样,赢得古往今来士子们的追慕,成为精神的风标。

梅花冰清玉洁,彰显着沉雄静气。其实,清逸自守、沉静大气是梅花另一种美好的品格。“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的都是梅的清寂与静气。不事张扬,不愿媚俗,不求闻达,不择环境,活出独有个性,绽放生命光彩,是梅花的生命常态及精神追求。

王维这样写梅花:“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宦海沉浮的他,心湖平静,独向客人问梅,是借乡愁之思抒发个人情怀。寒梅著花,也许是他静静等待的人生转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笔下,表面写梅花不声不响,沉静自强,独步早春的形象,实则喻示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既是对梅花静气、多情风采的嘉许,也是诗人磊落情怀的表达,因而为后世所乐道。“景中景非关招鹤放鹤,山外山尽是白梅红梅”,南京梅花山这副静物写生般的联语,颇有诗情画意,不仅让人平添赏梅游兴,还联想到静如处子的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故事。

梅花是国人最为钟爱的花。“一番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人们种梅、赏梅,写梅、画梅,以梅花的清气、正气、静气,作为励志修为的方向,奋发图强。百花丛中,虽群芳争艳,梅花却因这独有的“三气”,成了民族精神的象征。

我为梅花清逸与脱俗、高标与刚毅的品格节操礼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