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郑报融媒记者 卢文军 石 闯 核心提示 “不是哪一朵花都能开在天山冰川上,雪莲做到了;不是哪一棵树都能长在戈壁滩上,胡杨做到了;不是哪一个人都能来援疆,我们做到了!” 在新疆哈密河南援疆干部食堂墙壁上,这三句话激励着一批批援疆干部。 去年2月,223名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正式进疆对口支援哈密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与此同时,在充分发挥计划内援疆干部人才作用基础上,河南省紧贴哈密市和兵团第十三师实际需求,柔性选派教师、医生、技术专家等各类干部人才1329人,为受援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跨越2600多公里,舍家报国,1552名倾情援疆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串感人的故事。他们扑下身、沉下心、扎下根,密切联系群众,积极融入基层,冒酷暑战严寒,把维护稳定责任扛在肩上,把推动发展抓在手上,把改善民生放在心上,忠诚担当,苦干实干,用心用力用情提升哈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数据显示,去年,河南突出服务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着力抓好“五个促进”,在事关受援地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问题上精准发力,共开展援疆项目55个,续建项目15个,新建项目40个,当年项目开工率达100%,完成投资7.63亿元,其中援疆资金5.93亿元。千里援建丹心在,凝心聚力绘新篇。 产业“遍地开花” 百姓就业更方便 沿着笔直的公路驱车两个多小时,记者来到距离哈密市区七八十公里外的伊州区五堡镇。这里是哈密市唯一的纯园艺乡,蓝天、白云,构成一道别样的风景。 “去年11月,我们在郑州接受培训的一共30个人,其中有20个维吾尔族同胞。两个月里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以前在家里拿起红枣直接就吃,培训前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吃法。”哈密市五堡镇22岁的维吾尔族女孩努尔曼高兴地说,“妈妈严重贫血,经常住院,好想你公司在我们这里落户,待遇不错,就不用跑很远找工作,在工作的同时,还可以照顾妈妈……” 据了解,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河南省政府关于“河南精准援疆,助力哈密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支援边疆建设,充分利用哈密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与哈密市政府共同兴建好想你——新疆哈密FD果蔬产品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年产值超过1.5亿元,年利税3668万,可直接安排237人到厂工作。 “我们这个项目位于哈密高新区北部新兴产业园内,是2016年11月18日开工奠基的,目前基建已接近尾声,马上要开始安装调试设备。”项目负责人卢国杰告诉记者,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带动新疆地区特色果品、低温仓储、冷链冻干、包装印刷、冷链运输等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产品升级、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率提高。 如何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就需要发动把产业带动这一引擎。为此,河南省发改委、工信委、农业厅与受援地签署了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利用援疆资金支持产业项目促进就业。引进河南安阳安绣等龙头企业支持巴里坤县民族服装产业开展订单式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新增12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2000余名少数民族妇女创收。 支持伊州区幸福村搬迁农牧民扶贫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基地和农牧民再就业市场等项目建设,帮助哈密市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国家级示范县标准化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3800多名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