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赵启明 文/图
“老焦家什么时候挖了眼古井,快去看看。”1月12日上午,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七组焦永福家人来人往,看稀罕的乡邻络绎不绝。
在一个黄土坡下,到一个需要低头弯腰才能进门的洞里,深邃的通道斜伸地下,沿着一个个踩出土坑的台阶往里走100多米,就看到一眼井。井用砖头交叉砌起,保护井壁。里面的井水清澈纯净,尝一口甘甜可口。
据巩义市米河镇负责小里河村拆迁测绘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也是在丈量焦永福家的宅基地时,才发现还有这么深的一眼井。这眼井距焦永福家门前有100多米,井呈深斜形往地下延伸100多米。
“这眼井是古井,还是现在人工挖成的?”焦永福的妻子揭开了这个谜底。据焦永福的妻子76岁的吴书香老人介绍,这眼井洞是焦永福独自一人从1983年开挖,历经7年时间挖成,1990年挖成投用。至今,焦家一直吃着这口井的水,尽管村里早就通上了自来水,但每天焦永福还要下井挑水吃。
焦家因何要打这眼井?吴书香介绍,焦永福44岁那年,当时家里吃水困难,要跑很远的汇龙村口去挑水吃。为解决自家吃水难,焦永福就下定决心要自己挖井,他就请人看井眼位置,定好位置后就独自一人闷声不语地用撅头、铁锹等工具,点着煤油灯开始挖。就这样一锹一锹,一担一担,把土担出100多米外填沟。
“光挖这眼井,我煤油用了30多斤。”焦永福回忆起耗时7年甘苦、挖出土方200多方、才见到清澈的井水时的情景。焦永福家是小里河村七组居住相对偏僻的一户人家,依山坡而居,清幽宁静,犹如世外桃源,老两口恩爱互敬,其乐融融。当时焦永福挖这眼井时,他正患病,老伴不离不弃到处寻医治疗,直至痊愈,感动了老焦,让他下决心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挖井,以报妻子不弃之恩,这眼井也见证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