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耿伟杰 张光明 张晟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谋划发展大计。1月15日,记者从中原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了解到,中原区一揽子发展规划出炉,在今后一个阶段将围绕建设“四个中原”,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加快中原区经济社会发展。 高举旗帜 贯彻十九大精神 中原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回顾总结了2017年工作,并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中原区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贯穿该区各项工作的主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全区上下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六个聚焦”上下功夫,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上下功夫。不断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切实把学习贯彻的过程转化为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共识合力、指导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原区要求党员干部要把“四个意识”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具体要落实到思想上要高度认同、政治上要坚决维护、组织上要自觉服从,行动上要坚定跟随,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落实中央决策精神的各项工作部署在中原区形成生动实践。 从严治党 多举措推进党建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原区委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持续提高工作站位、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干部素质,扛稳抓牢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中原区委强调,该区各级党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要夯实思想建设基础,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败,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要全面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始终保持高压反腐态势,维护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蓝图绘就 阔步开启新征程 中原区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工作要求: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奋发有为总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的工作方针,着力实施片区开发、组团发展、项目带动,加快建设生态中原、文化中原、活力中原、幸福中原,开启以郑州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新征程,努力打造郑州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 中原区明确:从现在到2020年,要开启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新征程,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总量指标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质量效益、民生指标力争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35年,全面建成郑州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服务支撑作用充分彰显,提前五年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 围绕总体要求、目标路径和基本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中原区提出,加快“生态中原 、文化中原 、活力中原 、幸福中原”的“四个中原”建设,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打造郑州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 生态中原 做活生态大文章 加快建设“生态中原”。按照市委“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的要求,中原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建设融入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子,以水系带景观,以景观聚人气,以人气促发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治”方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细化、常态化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统筹做好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按照“一河一策、精准治污、水陆统筹”的原则,持续推进贾鲁河、须水河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 在“建”方面,大力推进“模块化”增绿行动。主城区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见缝插针布局公园游园;加快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贾鲁河防护绿化带、铁路沿线绿化等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谋划推进“六片两园”绿化建设,加快西流湖片区大型绿地湿地维护提升工作,建设国际级城市中央公园;以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周边及城市主干道、公园游园等为重点区域,打造覆盖全区的“绿道”“绿网”“花海”,增强城市环境自我净化能力和生态承载能力。大力实施全域增水行动,加快推进以秀水河、市民湖、九曲莲湖等为主体的“两纵两横六湖一库”生态水系建设,力争2019年5月1日前基本建成。大力发展水岸经济,充分利用河湖周边绿化带,合理布局休闲产业,推出产旅结合、商务休闲等服务业态,将绿化带升级成休闲带、健身带、产业带,切实把生态建设这篇文章做好做活。 文化中原 弘扬向上正能量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中原区把城市灵魂展现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加快“文化中原”建设,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厚重的文化基础优势。加快以中央文化区(CCD)为龙头的文化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润城,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原”精神,深挖老一辈产业工人的“奉献精神”、新时期基层一线的“攻坚精神”,大力宣传报道和谐邻里、模范家庭爱心企业等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传递真善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巩固文明城区创建成果。 加快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把中央文化区(CCD)建设作为中原区的龙头工程,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四个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周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园林绿化工作,全面启动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北部片区)开发建设。深度挖掘纺织、家居、装备制造等工业文化,加快推进二砂文化创意园、国棉三厂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实施“生态保遗”工程,加快建设马庄、白寨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保吉寨历史人文街区,积极培育商周文化、农耕文化、土寨文化,传承中原历史、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色。依托中央文化区、二砂文化创意园区,以及正在推进的郑州纺织博物馆、方志馆等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会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产业业态,着力打造一批展示文化特色、人文风貌的城市展厅、城市会客厅。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须水河、贾鲁河两个片区,建成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片区。 活力中原 创新引领新发展 中原区加快打造“活力中原”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郑州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 发展现代产业。全力推进以家居纺织服装为主的都市型工业、以节能环保研发设计为主的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优质企业总部,千方百计盘活辖区楼宇资源;科学谋划项目、持续跟踪项目,完善“项目服务专员”机制,全力服务发展项目,确保今年在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建设上有新的重大突破。 打造现代城区。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业为基、产城融合”的建设原则,严格落实总体城市设计,融入全域旅游的理念,加强对重点片区开发企业的指导,推动重点片区景城相融、水绿共生,不断提升建设品质,塑造现代化城市风貌,力争2020年“六片两园”产业区域基本建成。 开放促创新。加大航空港试验区、国家自由贸易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陆港、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落地郑州的战略平台衔接融入,探索合作共赢模式,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创新资源集聚。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人才、平台,努力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大力实施“智汇中原”人才倍增计划。突出抓好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幸福中原 提升群众幸福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原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持续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优质教育集团发展,继实施名校办新校、强校带弱校工程,让中原区所有学校都“强”起来。 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进一步健全养老、社保、住房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力争2020年中原新区89条规划道路、常西湖新区85条规划道路、老城区52条规划道路全部建成通车。持续实施城市“双修”,加快完善综合管廊、变电站、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大力实施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智慧城市项目,完善市民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城市运行服务平台,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