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郑聘请旅游工作监督员
打好发展组合拳
财政收入首破20亿
中原区开展集市大检查
荥阳法院诉讼中心投用
民警走访入户 解决户口难题
社区“公益一小时” 让老人不孤单
听党课 学精神
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安全生产
赛演讲 颂党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惠济区
财政收入首破20亿

本报讯(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徐玉政 李雪) 2017年惠济区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惠济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成功跨入20亿元俱乐部。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的惠济区委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得到的消息。

惠济区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区,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迈出了巨大步伐,在全市范围内首先实现了四环以内的村庄征迁改造,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腾出了巨大空间。2017年,惠济区经济实现重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2个月位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全年投资总量突破200亿元大关。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43.3亿元,增长7.0%;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02亿元,增长29.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14.7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9.5亿元,增长2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27.2亿元,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1010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3400元,增长8.0%。

2018年,惠济区将以“四个片区”为载体,以“五旅”融合为路径,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坚持开展“两抓一保”活动,建立和完善重点工作(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县级领导分包联系镇(街道)和村(社区)制,形成具有惠济特色的实践体系,开创“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建设新局面。

2018年惠济区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预期安排为:总量指标方面,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以上。质量效益指标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0%以上,总量达到22亿元。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民生指标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增速均与经济发展同步。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惠济区“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区将紧紧围绕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古荥大运河文化区”建设为龙头,加快古荥大运河文化区、郑州北部商业中心区、惠济特色商业区、惠济新区“四个片区”建设,加快文旅、商旅、农旅、工旅、康旅“五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区、生态宜居宜业旅游城”,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惠济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