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敞开心扉 向阳生长
正视情绪 释放焦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正视情绪 释放焦虑

脑中总是出现对于考试失败的预期,总在想老师、家长会怎样评价自己。

紧张、担心、害怕,甚至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发烧或者头疼,没有办法学习。

越是期末,越是拖拖拉拉,不愿意复习,需要借助音乐、游戏等平复情绪。

过度投入学习,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

作为学生的你,最近备考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心理专家告诉你,这些其实都是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其实不光孩子在考试之前有焦虑情绪,大人也会经常遇到这种焦虑的情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姚深深说,老师、家长甚至孩子对自己的过高期待,就是压力的来源,也是造成考前焦虑的罪魁祸首。

学生:认识自己 逆袭焦虑

备考时,不要急着给自己定位,尽可能地去探索自己,包括自身性格、优缺点等,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正视自己,尽力而为就好。

发泄情绪是缓解考前焦虑的一个必要环节。大哭一场也好,对着操场大喊也好,情绪需要一个释放机会。姚深深说,你可以转移注意力,做一点喜欢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你的不安焦躁,还可以用跑步、打篮球等运动的方式宣泄情绪。另外,音乐也可以让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所以还可以选择听音乐或者唱歌。

姚深深给出了三个建议,首先,要有效认识焦虑,明确了解焦虑是考试前的正常现象,在心理上要接受它;然后,要保证合理作息,长期紧张复习会让大脑进入紧张的思维模式,要通过休息来调整;此外,尝试放松训练,冥想、肌肉放松、深呼吸,每天进行简短的练习,调整心态。

家长:善于倾听 有效沟通

对于家长,姚深深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家长要和孩子建立信任,孩子拥有足够的爱,才能建立自身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焦虑情绪会少很多。

家庭的和谐,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源泉。父母要关注孩子,尽可能地熟悉孩子,要善于探索、总结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要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了解孩子的理想抱负、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家长要避免把孩子和别人作比较,少看成绩多看过程,提出合理目标,不轻易许诺;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保证复习到位,有效且有针对性;倾听孩子声音,进行有效沟通,注意自己的情绪,多鼓励,少要求。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帮助孩子宣泄坏情绪,让孩子以积极的情绪面对学习。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