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代帝王在建立政权后,颁布了一些服饰制度的政令,想通过衣冠服饰严格等级制度,巩固上下尊卑的封建秩序。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包括礼仪制度在内的政治制度成熟发展的时代,从皇帝到各级官员的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物化语言和政治文化标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长翅膀的帽子 宋朝时期,大臣们会带一种“长翅膀”的帽子。帽子后边沿长出两根长翅,看起来十分累赘,这种怪模怪样的帽子被称为长翅帽,传说发明者是大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他为什么要发明出这样的帽子呢?据说有一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听大臣奏报,没想到殿下,几位大臣很随意地交头接耳。赵匡胤很是不高兴,不过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开发出一种新型官帽。新官帽试验效果出奇的好,官员们戴上它,别说交头接耳,就是想挨近点都大大困难,从此,朝堂上再也没有不守规矩的现象出现。 官服以文冠花的颜色区分等级 宋高宗时,胡仔纂集的《笤奚渔隐丛》后集,卷第三十五记载:上庠录云“贡士举院,其地栖广勇故营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故名文冠花。花枯经年,及更为举院,花再生。今栏槛当庭,尤为茂盛”。 当时的皇帝,以文冠花的颜色来定制官服的颜色,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凡绯紫服色者都加佩鱼袋。 鱼袋是什么? 鱼袋是唐、宋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廷时须经检查,以防止作伪。武则天时,曾改佩鱼为佩龟。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此即为“章服制度”。 摘自《央视百家》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