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齐聚东区
做足“绣花功夫”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检查工资支付情况保障农民工权益
创新“党建+”模式强化党组织建设
白沙村千余户村民 节前喜领新房钥匙
严格纠正“四风”倡勤俭文明过节
携手辖区高校 提升社区服务
群众代表座谈 共助辖区发展
腊八粥送居民 重温传统习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白沙村千余户村民 节前喜领新房钥匙

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袁书华 文/图)这几天,天气寒冷,但对于郑东新区白沙村村民来说,内心却是艳阳高照。日前,来自白沙村的1060户近2500人,共同见证了郑东新区白沙镇白沙村举行首套房回迁仪式,这也拉开了郑东新区今年回迁安置工作的序幕。

幸福来敲门 村民节前喜分房

“从听到要分房了到今天,才两个多月时间,眼看着过年了能住上高档的新房,这幸福来得太突然,像做梦一样。”白沙村村民单书芬高兴地说道。在回迁分房现场,说起即将迎来自己的首套安置房,村民们笑脸盈盈,能够在新春佳节前搬进新家,住上新房,过上梦寐以求的市民生活,这也是白沙村村民们最大的“新春礼包”。

记者看到,回迁现场处处充满了对抽签分房群众的人性化关怀。候选区座椅“井”字形整齐排列,每个座椅上贴着群众的顺序号,放着御寒的棉衣、保温杯和食品,座椅旁是垃圾桶,开水全时段供应。候选区旁,医护人员、消防队员时刻准备着提供帮助;百余名引导员整齐列队,对群众一对一全程协助。截至14时,经过5个小时的持续工作,白沙村1060户抽签分房全部完成,全程顺利有序,每户村民如愿分到了回迁房,处处洋溢着喜庆和谐的氛围。

政策精细化 保回迁公平公正

白沙镇党委书记孙高俊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回迁安置工作,白沙镇党委政府专门印发了《白沙镇回迁安置人口界定办法》,并张贴人口界定摸底榜4次,人口界定正式榜3次。

工作中,白沙镇采取“金字塔式”宣传动员,先后召开全体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培训会、全体党员座谈会、家庭联户代表会议、家庭户代表会议等不同层次的会议,逐级把政策讲解到位、宣传到位;采取“推磨式”宣传,利用宣传横幅、宣传彩页、宣传标语等形式,确保政策入脑入心;采取“推进式”宣传,借助公众微信号、村委公示栏、流动宣传车等新媒体新手段,及时发布人口界定三榜公示、会议情况、工作动态等,确保流程公开透明。

记者了解到,白沙村是白沙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随着白沙村首套房分配结束,加上去年张湖桥、大有庄、高庄三个村的回迁,不到一年时间,白沙镇共分房回迁了4个村2000多户,实现了全镇四分之一的群众“过新年,搬新家,住新房”的目标。

多举措推进 让群众更有幸福感

白沙村的回迁安置只是郑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缩影。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走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全面完成拆迁群众安置任务。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样板的郑东新区正在全力加速冲刺,完成从一项项从拆到建的民生幸福工程。安置房建设事关发展、紧系民生,做好安置房建设工作,一直是郑东新区拆迁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郑东新区克难攻坚,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回迁工作,让群众早日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郑东新区新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以“强投资,科学管理”为抓手,强力推进续建安置区建设,严格执行管委会下发的关于安置房工期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投资管理、大气扬尘治理等各项规章、办法,科学谋划,严格管理,加速推进安置房建设。

数据显示:在2016年年底前郑东新区已实现14个安置区共1650万平方米(不含地下部分为1150万平方米)全面开工建设,截至2017年10月份,共实现安置房交房回迁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建成300万平方米,安置房封顶约570万平方米,正在进行主体施工280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基础施工150万平方米,2017年前十个月完成投资170亿元。

“群众回迁安置能否乐享生活,市政配套是保障,是关键。为了确保群众回迁后生活便利,让群众搬得进,住得好,东区强力推进安置房各项市政配套、社区配套。”郑东新区新城办相关负责人坦言,截至目前,安置房周边共开工道路72条150公里,开工幼儿园40座,中小学29座,区级便民中心13个,片区级便民中心29个,商业设施50万平方米,共计回迁群众约3.5万人。

与此同时,抓好房产网签确保群众利益。为确保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加拆迁群众的财产性收入,东区强力推进安置房网签工作,目前共完成龙兴嘉苑、商都嘉园安置房网签约6000套,解决了回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