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聚焦2018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热议报告 撸起袖子加油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热议报告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两会 强音

1月24日下午,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人大代表们就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在郑州代表团,来自各条战线的省人大代表们各抒己见。他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成绩显著,措施有力。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注重用实绩和数据说话,对今后五年工作的谋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安排2018年工作举措具体务实,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报告。

代表们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2018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张立勇:

建议把郑州 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过去五年工作成绩喜人,令人鼓舞。今后发展蓝图宏伟,催人奋进。听了报告,我们感觉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省人大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表示。

结合郑州发展,张立勇建议,在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方面,除了郑州本身要继续努力扩大经济实力以外,省委省政府应该在宏观上给予郑州更有力的支持,扩大郑州作为中心城市的体量,让郑州充分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努力争取国家支持,把郑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武汉、西安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城市空间,力度非常大。张立勇认为,让巩义再回到郑州非常有必要,还应考虑把周边开封、新乡、许昌等市一些地方划到郑州来管理。建议省委省政府把郑州的空间和体量做大,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张立勇说,在2017年3月全国两会上发言时,他就强烈建议把郑州升为副省级城市。郑州的经济总量远超一些副省级城市,升为副省级城市,更有利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力促进河南发展、中部崛起。

白红战:

全城热盼更多支持 副省级权限可否有

谈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郑州力量”,省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报告中有两处谈及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出‘深入推进中原城市群建设,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郑州大都市区规划建设’‘继续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大都市区建设’。”白红战说,这是对郑州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郑州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对于自己尤为关注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白红战提了三条建议:建议争取赋予郑州副省级城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省级在项目审批、规划、土地、环评等方面的部分权限下放或委托郑州市行使;支持郑州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建议支持郑州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支持国外政府和组织在郑州开设领事馆和办事处;将更多的国际性会议、活动和赛事放在郑州举办。建议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决议,凝聚全省人民智慧力量,发挥郑州在全省发展中的龙头、引领、支撑作用。

王广幼:

帮助更多河南企业 利用资本做大做强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翔实,总体要求明确,听完之后,让人很振奋,觉得更有干劲。”省人大代表,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广幼说。

虽然2016年才来到河南工作,但王广幼对于河南的情况并不陌生,对于2017年全省GDP的增长速度,他认为相当不错,这个数据得来不易。

王广幼说,下一步,针对河南整体的资本市场,他们将加强监管、搞好服务,不仅鼓励企业上市,更要帮助企业利用资本融资。同时,他也建议省委省政府能够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关于资本市场的相关指导意见,并形成工作机制,建立考核体系。

王广幼认为,河南的经济总量非常大,但目前上市公司还太少。今后的工作中,将会对河南的企业加大指导,提高市场主体意识,重点支持金融豫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河南企业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大放异彩。

郭元军:

抓住时机发挥优势 推进文化高地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河南要推进文化高地建设,我认为河南的文化发展到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省人大代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郭元军表示。

郭元军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高地建设,这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国强省强则文化强,这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河南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文化的需求是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规律上看,当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正是文化灿烂的时候。

如何打造文化高地?郭元军建议,要扎根河南实际,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建议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的知识服务和动态活动,文化教育从孩子抓起。

马健:

打造“魅力航空港” 推动全省开放发展

省人大代表,市委常委,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健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报告,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新举措贯穿始终。报告对航空港实验区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是航空港实验区由“五年成规模”向“十年立新城”迈进的重要之年。航空港区初步谋划确定了2018年及未来一段时间“一持续两提升一转变”的总体思路,将打造“国际航空港”“魅力航空港”“机遇航空港”“幸福航空港”。

马健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培育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省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先行区。二是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建设,更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推动全省开放发展。三是谋划推动航空港实验区为主体的自由贸易港申报,大幅提升航空港实验区的创新能力。

杨东方:

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 郑州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省人大代表、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东方说,这五年来,我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战略支撑更加坚实,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报告内容令人深受鼓舞。

杨东方介绍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情况。他说,去年以来,郑州市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三区一群”建设为引领,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等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完成,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发挥郑州龙头带动作用,结合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杨东方建议,希望省委省政府在土地、财税、金融、产业、环保等方面给予郑州更多政策支持。同时,希望更加支持郑州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项目,支持郑州进一步深化中欧合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推进中欧区域政策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孙淑芳: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巩义将主动对接积极融入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看着这些成绩,我从心底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跟着干也有劲头、有盼头、有底气。”省人大代表,巩义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淑芳在发言中说,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总结实事求是,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河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实体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大发展的五年,尤其是服务业,成绩喜人。对2018年的工作安排,工作报告不仅提出综合实力要更加雄厚,打造经济强省,更提出环境质量更加向好,民生事业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管理更加有效,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切都令人振奋。

孙淑芳说,郑州是全省各项工作的排头兵和主战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机会多多,作为高端装备业制造业新材料基地,巩义将抓住机遇,主动对接,积极融入。

魏东:

建议我省借鉴外地经验 促自贸区自创区联动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务实,工作安排科学、具体,为推进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人大代表,金水区委副书记、区长魏东倍感振奋。

“随着‘三区一群’战略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打开了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大门,河南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魏东深有感触地说,在省市重大发展战略的引领带动下,金水作为省会老区,也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近年来最好水平。

魏东认为,能形成这样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金水区以自贸区和自创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结合工作实际,魏东建议我省借鉴上海、广东等地经验,研究制定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发展实施方案,在行政服务改革、知识产权“三合一”改革、投贷联动、保税研发等方面出台政策,指导基层更好地推进工作。

张红伟:

加快推动机登洛 城际铁路开工建设

“过去的五年,我省发展态势令人鼓舞。”省人大代表,新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红伟说,在新的一年,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作出贡献。

张红伟建议: 第一,关于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建议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对郑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持。第二,建议加快推动机登洛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打造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主骨架。第三,建议统筹百城提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抓住城乡融合的根本,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解决“钱从哪儿来”的关键,抢抓政策机制的支撑,全面统筹做好百城提质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虎强:

加大对文化工程支持力度 将郑州建成全国文化强市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高地建设”,省人大代表,管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虎强结合郑州市和管城区当前的发展实际,针对加快商都历史文化区起步区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组建高位推进机制,由省级领导牵头,成立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多部门、多专业、多渠道合作的高位推进机制,力争将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为传世精品工程;二是加大融资共同开发力度,建议省委省政府成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对商都历史文化区在内的各类文化工程予以资金支持;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和资源集聚,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文化品牌集中展示、文化魅力整合推广的放大效应,突出郑州市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辐射和带动效应,将郑州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具有鲜明中原文化特色的文化强市。

丁波:

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希望河南能占据先机

对于未来五年工作,省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波说,报告把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但有具体的量化目标,更有可操作可落实的方法,让大家对今后的工作充满干劲。上汽集团在郑州建设生产基地是非常正确的战略性选择,上汽郑州基地一期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新的郑州速度、上汽速度,这得益于河南郑州良好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

丁波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希望政府能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为切入点,结合人才、研发、材料、制造、电桩、配套设施以及用户服务等方面出台一体化规划,打造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良环境,占据先机,以此吸引更多企业来河南、来郑州,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郑报融媒记者 王继兵 裴蕾 李娜 赵文静 张竞昳 董艳竹 赵柳影 文 李焱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