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砥柱中流 方显本色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府投入只增不减
郑州代表团审议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议发展成就感满满 谈民生暖心话不断
民办养老机构 资助力度加大
聚焦2018河南两会
2020年全市乡村旅游拟进账180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大代表结合审议报告 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建言献策
议发展成就感满满 谈民生暖心话不断

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 赵文静 裴蕾 张竞昳

近年来,河南各项民生事业稳步推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日俱增。

连日来,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围绕改善和保障民生建言献策,对发展成就倍感自豪,对河南未来充满信心。

推动机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李卫东说,报告多次提到机场、航空港建设、枢纽建设、“一带一路”,可以看出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的重视和关注。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丝绸之路使机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枢纽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他建议省政府协调相关地区和部门,进一步支持机场三期建设;省政府、省直机关和相关单位、郑州市要加强在信息共通、资本整合、效益共享方面的协同合作,以推动更好更快发展。

发展“文化+科技”产业

省人大代表王启程说,河南发展“文化+科技”产业具有非常好的优势。

他建议,一是省委、省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充分重视、大力支持。二是对弘扬中华文化的本土文化产业项目给予充分扶持,注重本土文化产业品牌的成长。三是对以文化产业名义从事其他业态发展的行为进行规范。四是以“双十工程”为基础,鼓励郑州绿博时尚文化产业园区及郑州文化方特等企业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更好地带动全省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五是从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融资等方面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六是针对文化产业特点,制定人才政策。

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

省人大代表楚惠东建议,将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作为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统合我省院校、科研机构、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优势,利用郑州(中牟)产业发展基础,支持发展集产、学、研、创、投为一体的在全国有影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加快郑州焦作深度融合

省人大代表秦迎军说,郑焦融合是加强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郑焦深度融合,他建议:一是加密郑州西北方向的通道,优化交通保障。二是省政府对郑州、焦作的产业定位综合谋划,实现跨河两市的联动。三是省政府明确推进郑焦深度融合的主管部门,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