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暖归途 用“新”启程
郑州铁路口岸成为 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春运中的“萌宝宝”
春运还须向“末梢”发力
我国国内贸易增加值 首破10万亿元大关
商务部:望美方不要 把经贸问题政治化
三百名在京豫籍务工 人员免费乘高铁回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春运还须向“末梢”发力
新华时评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再度开启。40天时间,全国将有近30亿人次出行。在归家途中,我们除了关注高铁、飞机、大巴这些春运交通的“主干”外,不能忽略了离家“最后一公里”的春运“末梢”。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只有9.1公里。经过40年的发展,这一数字扩大了5倍多,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8.92公里。现在,我国已经建成了13.6万公里高速公路、2.5万公里高铁、上千条空中航线,让我们回家之路越来越便捷。

然而,这些“主干”并不能完全代替运输服务的“末梢”。近乡情更怯,近乡路更难。下了飞机、高铁,我们或许要穿越乡村土路,或许要摆渡过河,或许要走崎岖山路……这最后的一段路途可能并不少于乘坐飞机、高铁耗费的时间,安全性、舒适性也不能相比。特别是今年春运期间,一些地区可能会遇到低温雨雪甚至暴雪天气,给交通出行带来不利影响。

春运向“末梢”发力,需要相关部门做好主干交通网与乡村支线道路的接驳,组织一定的人力和交通工具,做好衔接工作,做到人员随到随走,不积压、不滞留。

在春运“末梢”,可能会用到各种交通工具如面包车、摩托车、拖拉机、小渡船……要千方百计保障乡亲们“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安全,要做好司乘人员的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严查超载运输和其他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尽可能设立一些临时服务站点,方便候车和避风御寒。另一方面,要做好雨雪等极端天气的预案,维护好行车秩序,确保远途旅行者安全到家。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