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那是青春吐芳华
三友图(国画) 王秀玲
冬日素描
狗年说狗
《羞涩的潜在优势》 害羞者心理指南
暖冬(摄影) 孙建辉
刨树根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是青春吐芳华

♣ 李爱华

1966年10月,西藏军区派人到郑州招收支边青年。消息一出,各中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沸腾了。怀着对部队生活的憧憬,对神秘高原的向往,中学生们踊跃报名。经过严格审查,全市232名青年学生被批准进藏支援边疆建设。

支青们被分配到西藏军区生产部下属的两个农场,这两个农场相距近400公里。其中131名支青分到山南农场,另外101名支青分到了雪巴农场。

农场的落后与简陋是始料未及的,没有大型的农业机械,除了耕地,所有的庄稼活儿都靠人工完成。交通工具是马车,雅鲁藏布江上运送物资的是一艘破旧的机动船。书信、报纸等半个月才能送来一次。一个连队只有一台电器——一部半导体收音机。吃的粮食是农场自己生产的面粉,有些黏牙。偶尔吃一次米饭,就算改善生活了。

初到山南农场已是西藏的初冬,满眼望去,远山近岭、沟沟坎坎都是黄土,杂草丛生,不见一点绿色。刚组建连队时,场部的老同志好心地给支青们送来了几麻袋大萝卜,支青们却不以为然,在郑州的冬天,这是最普通的过冬菜了。没想到这里没有别的菜,连大萝卜也是稀罕物。每天只能吃一次萝卜丝,一个班十几个人,打回来的菜还盖不住盛菜的盆底,一个人伸一次筷子就见到盆底了,一筷子也就七八根萝卜丝。冬天还没过去,萝卜就吃完了。

夏天来了,炊事班再也找不到可以下锅的菜了。他们跑到野地里采回来不少灰灰菜,洗净后,煮上一大锅的面汤,撒上两把灰灰菜,再撒上些盐——就这样,全连吃了半年的灰灰菜汤。

几个月之后,由于缺氧、长期缺乏维生素,加之体力劳动量大,许多男支青都嘴唇干裂,向外渗着血丝,许久不能愈合,女支青的指甲都凹下去,像一个个小勺。场党委了解到支青连队严重缺菜的情况,立即从外调拨了一部分土豆、莲菜、白菜,情况才有了好转。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苦而平凡的农场劳动中,支青们变得成熟起来,初进藏时年轻稚嫩的脸上已刻下了岁月的痕迹,身板挺直,肤色黑红,一身缀满补丁的旧军装,一顶旧草帽,一双沾满泥土的解放鞋,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才步入20岁的年龄,脸上已挂满了高原人特有的风采,清亮亮的眼神中时常流露出青年人特有的热情、倔强、自信。

在羊卓雍湖畔海拔高,氧气稀薄,支青们平时走路都有些喘不过气来。高原的冬天来得早,地里的青稞上裹满了冰渣子,收割时,一手握镰刀,一手拢住青稞,不一会手就被冰渣子刺得麻木了,青稞地都在湖畔上,湖面上刮过来的风刺骨寒,支青们强忍着高寒、缺氧,严重的体力透支,将地里最后一棵青稞割完。60多天的收割劳动,没有一个支青抱怨,更没有一个支青临阵逃脱。分配到雪巴农场的一位女支青王建华,是老红军的后代,进藏后被选拔为女支青排排长,王建华带领着女排28个姑娘在高原上开荒种菜、修路筑渠、春耕秋收,成绩突出。成为郑州赴藏支青的楷模,受到西藏军区的通报表扬,解放军报对她们艰苦奋斗扎根西藏的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西藏军区召开党代会时,王建华和女排的姑娘们在一面红旗上精心绣了28朵向阳花,将这面旗帜献给党代会,被西藏军区称为“西藏高原上的28朵向阳花”。

在高原上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后,支青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许多支青在共同赴藏的支青中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在艰苦的劳动中,彼此十分了解,相互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战友情变成了爱情,有二十几对郑州支青喜结良缘。高原上支青们的爱情经历了风霜雪雨的考验,爱如雪莲情如磐石。还有的支青与驻藏部队干部相识相爱,结成了终身伴侣。有一位男支青与一位美丽的藏族姑娘共同踏上了红地毯,他们的联姻铸就了汉藏民族血肉相融、鹊桥相连的人间佳话。

随着西藏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各单位都急需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人才,而支青们朝气蓬勃,热情活泼,善于思考,敢于创新,逐渐成为各项建设的新生力量。在农场劳动五年后,部分支青被选派到西藏林芝毛纺厂、拉萨电信局以及地方政府工作。有十几位支青被保送上了大学,留在农场的支青分别担任了会计、老师、卫生员、汽车驾驶员、拖拉机手等项工作。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一部分长期在边疆工作的同志陆续调回内地,当年进藏的郑州支青,绝大部分调回了郑州。

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如今已两鬓斑白,当年经济落后的西藏如今已变成欣欣向荣的新天地,50多年前,当西藏建设急需黄河儿女支援的时候,郑州支青义无反顾地走上高原,把西藏当作第二个故乡。在藏工作15年期间,郑州支青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踏实努力,都成为了各个部门的骨干,为西藏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十五个春秋,郑州支青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西藏,虽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但他们像蚕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青春的岁月像格桑花一样在雪域高原上吐露芬芳,闪耀光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