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开幕 习近平同普京分别致贺辞
河南省新闻界迎新春座谈会举行
我省今年大气和水 污染防治目标公布
郑州上市挂牌公司 853家增融资749亿
强化宗旨意识 关心群众生活 解决实际困难
举报黄赌犯罪线索 最高奖励10万元
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市政府党组班子 召开民主生活会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 二十五次常委会议
新密: 文化发力 “软实力”变成“硬支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 文化发力 “软实力”变成“硬支撑”

本报记者 张子明 陈思 武建玲

立春时节,万物萌动。

昨日,记者到新密采访,一个个“春的消息”令人振奋:投资100多亿元的银饰文化产业园入驻来集工业区、投资200亿元的溱洧国际文化新城和投资100亿元的新密古城项目正有序推进……这些项目是新密发力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前,一提起新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煤炭、造纸、耐材等产业。其实除了这些,新密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丰厚,古代遗存众多,是黄帝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美誉,《诗经》中《郑风》《桧风》就源自这里。“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中国古都学会的论断,昭示了新密这片古土的灿烂辉煌。

随着能源资源减少、传统产业压减、环境整治压力增大,传统百强县如何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密人在思考和探索。

有经济学家指出,文化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新型产业形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能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

“我们有这么多的文化资源,不能‘抱着金碗找饭吃’!”“要让遗迹‘动’起来,让文化‘活’起来!”

谋定而动,新密市把发展文化产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行业……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

发力古城

“衙署文化”再现辉煌

立春的午后,寒意犹在。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密县县衙穿越时空,肃然默立。作为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县级衙署,其传承的衙署文化和廉政文化影响深远。

除了古县衙,新密古城还有城隍庙、法海寺、火神庙等历史文化遗迹和20多处古建筑群落。

如何发掘历史文化遗存,传承古文化?新密古城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旅游开发部主任马洪涛告诉记者,新密先后筹资近2亿元,对县衙进行全面修复。

在新密古县衙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来自陕西的游客杨鹏。他说:“看到密县县衙后,我被它的衙署文化震撼了。”2017年,密县县衙接待游客近10万人。

“去年8月,正商集团正式进驻古城,计划投资100亿元,把新密古城建成体现县衙文化、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特色餐饮等本地特色以及中原特色的文化区,再现千年古城辉煌。”马洪涛兴奋地告诉记者。

发力非遗

“河南翠”走俏市场

在培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新密市还充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经济增长的“物质文化资产”。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