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以工匠之名 铸工行之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大行工匠”系列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李 莉 龙雨晴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在新时代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下,银行业也正踏上新征程。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工商银行顺应国家号召,将“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下的发展内涵,凝聚精神力量,迈出铿锵步伐。而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更是以轰轰烈烈的“大行工匠”系列活动将“工匠精神”渗透至全行上下,唱出时代强音。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在新的时代下,各行各业都面临转型,求新求变求速度是不少企业的共识。然而缺少精神内核的转型,容易变得“短平快”,一味地向前冲去赢取表面上的成功容易让浮躁滋长。因此,人们开始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国家加倍重视 “工匠精神”的发扬,“工匠精神”被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这是国家的行动,更是时代的呼唤。

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的工商银行,责无旁贷地将发扬“工匠精神”担在了肩上,并迅速做出行动:从2017年7月份开始,工商银行总行、河南省分行便相继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行工匠”主题宣传活动,集中宣传报道了不同业务条线的工行“匠人”,在全行范围内引起轰动。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以下简称工行营业部)亦顺应国家和时代的感召,于2017年9月开展了“践行工匠精神 争当发展先锋”主题活动,旨在引领青年进一步弘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培育工匠意识,锤炼工匠品质。

2017年10月,工行营业部又在全行开展征集、推荐优秀“工匠”员工活动,轰轰烈烈的工行营业部“大行工匠”评选活动拉开序幕。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我们有义务响应时代的呼唤和国家的号召,在新时代下赋予工匠精神新的内涵,为我国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贡献力量。” 工行河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营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晓东表示。

平凡岗位 绽放光芒

在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商都路五里堡支行,有着这么一位员工,他相信,每一位客户都是衣食父母,留心方能发现客户资源;用心方能做好客户业务;交心方能了解客户需求——这是他营销工作的常胜法宝。从接触现有岗位开始,他就一门心思钻研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培训交流,主动学习,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总结实战经验,以其过硬的专业知识,赢得客户的赞誉。他叫赵春旺,是一位平凡的理财经理。

在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风险管理部有着这么一位员工,他坚守岗位三十七载,实现了河南工行系统不良资产处置包审批及不良资产包的商业化处置零的突破;他勇担重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处置项目实现“零差错”,被称为银行资产质量的忠实“捍卫者”。他叫张少卿,是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岗的平凡一员。

在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安全保卫部有着这么一位员工,他是银行网点安防的“活字典”,网点建设规范的每一个细节要求他都了然于胸;他是银行网点安全运营的“守堤人”,守护着工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的280个网点和离行自助银行的安全;他是郑州公安部门金融安防领域专家,被称为银行网点安防的“百科全书”。他叫杨建国,是物理防范岗的平凡一员。

在工行,这样平凡的工匠还有很多。他们当中既有外部营销人员,也有支持保障人员,既有来自业务一线的,也有从事内部控制的,既有直接面对客户的,也有从事现场管理的,他们的年龄、经历、专业、岗位或许不同,但他们的“匠心”是如此相同。这些“匠人”们扎根基层,朴实无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竭其心智、穷其工力、不计得失、心甘情愿,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这些事迹不该被埋没,这样的精神需要传承与发扬。于是,工行营业部广泛征集这些优秀员工的事迹,并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深入基层和一线,挖掘出30名“对事业专注、对责任担当、对技能珍视、对信誉尊重、对匠心传承”的“大行工匠”,对他们进行表彰,授予荣誉证书。

表彰大会上,这些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的匠人们第一次站在了聚光灯前,他们大多数都稍显局促,捧着荣誉证书的双手微微颤抖,眼角闪烁着激动的泪光。这一刻,他们平凡的人生终于绽放出绚丽光芒。

“此次评选出的这30名同志是我们营业部3000多名干部员工的优秀代表,是全行的骄傲和自豪,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工匠精神是工行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倾情回馈社会的力量之源和宝贵财富。” 王晓东如是评价。

工匠事迹 感染全行

评选活动温暖了这些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匠人们的心,而工行营业部“大行工匠”系列活动却并未止步于评选。为了让“工匠精神”层层深入,渗透全行的要求,把“大行工匠”做成了一件全行都在参与的事业,让尊重工匠、认同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价值观念深植每位员工的内心,评选后的宣讲和展演活动成了“重头戏”。

据了解,工行营业部党委宣传部、团委会同评选出的30名“大行工匠”成立宣讲团,并根据不同机构、不同条线、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将30名工匠分为5个宣讲小组,还在全行青年团干部中精心挑选、统一培训了5名主持人。宣讲团的步伐遍布郑州市的六区五县27家支行。台下,年轻的员工们怀揣热血与梦想,怀揣对未来的期许,倾耳细听;台上,经验丰富的匠人们激情澎湃,将其几十年默默奉献、把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娓娓道来,话语中传递出沉淀了许久的对自己的工作、对工行的热爱。在工行营业部的努力下,这些匠人们从原来的不善言谈变得对自己的工作侃侃而谈,他们的事迹以星火燎原之势感染着营业部的每一个员工。

而在宣讲活动结束后,工行营业部还将这些“大行工匠”的精彩事迹编成了小品、诗歌、舞蹈、情景剧、话剧等文艺节目来传播扩散。工行营业部对工商银行总行、河南省分行的“大行工匠”活动进行了深化与强化,从2017年9月到2018年2月,持续时间长,参与范围广,宣传形式丰富多彩,受到全行上下一致认可。

精神旗帜 凝聚能量

工行营业部“大行工匠”系列活动已告一段落,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源远流长。

于老工匠来说,“大行工匠”活动带来了温暖,点亮了人生,是对他们几十年默默耕耘的另一种回报。“我心中的‘工匠精神’,是付出、执着、专业、奉献。” 工行营业部办公室被评为工匠的员工连丽萍告诉记者,“我很高兴,能将我心中的‘工匠精神’诉说给我的工行战友们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个好‘匠人’,拥有一颗‘匠心’。这次活动给我带来极大的鼓舞,是动力,也有压力,成为了榜样以后,我对待工作将更加尽心尽力,认真负责。”

于新员工来说,“大行工匠”活动树立了榜样,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深受“工匠精神”感召和鼓舞,他们或许将成为未来的“大行工匠”。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行政区支行青年员工王晋不仅是“大行工匠”宣讲活动的聆听者,还是活动的主持人之一,耳濡目染之下,她有着很深的感触。“这个宣讲团里的每一位工匠都让我肃然起敬,其中年龄最大的老师已近60岁,看到他数十年如一日,如今依然兢兢业业地在岗位上拼搏,让人十分感动。而且这些榜样都是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这对我们更是一种鼓舞。现在我们这些青年员工和那些‘匠人’所处的环境虽然不同,科技的发展或许带来了许多操作上的便利,但是‘匠心’却应该传承下去。这次活动让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原来做到‘60分’及格的事情,我现在开始追求‘80分’‘90分’,甚至‘100分’,这是此次活动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王晋说。

于工行营业部来说,“大行工匠”活动让“工匠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员工的心中,“工匠精神”成了工行营业部的一面精神旗帜,为推动全行经营转型集聚正能量。据悉,该行将每两年评选出一届“大行工匠”,把这面旗帜传递下去,让这份事业延续下去,为人民奉献更优质的服务,为工行的基业长青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