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年内全市将建 75处遗址公园
既善打胜仗 又善“战后重建”
老旧片区将全面改造提升
下月底完成人口密集区 危化企业搬迁改造方案
东站又添靓丽新风景 春运请来外国志愿者
市旅游局紧急提醒 先别去这两地旅游
在咱机场用上啦
交警春联赠司机 祝福春运皆平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旧片区将全面改造提升
我市印发工作方案 2020年完成

◆发展社区公共交通,加密公交站点设置,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

◆新建改建社区公共停车场,设置充电桩,增加居住区停车供给

◆保证一般道路方圆500米内有公共厕所

◆加快推进社区养老院、居住小区托老所建设

◆配建全民健身场地,每个街道拥有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

本报讯(记者 赵文静)昨日,市政府办公厅公布《郑州市城市老旧片区建设提质工作方案》,今年起我市将加快老旧片区建设提质工作。

老旧片区示范区建设提速

按照《方案》,我市将以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历史街区保护、社区服务管理等工作为重点,大力推进老旧片区建设提质。

建立“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区县主责”的责任体系,今年,确定老旧片区建设提质实施范围,选定1平方公里左右围合区域作为老旧片区示范区,6月底前完成示范区建设,下半年全面展开。

至2020年,通过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老旧片区建设提质工作任务,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城市风貌优美、人居环境和谐的新型城区。

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

如何改善老旧片区居民出行环境?根据《方案》,我市将改造修护城市主次干道,渠化主干道交叉路口,实施机非分离、人车分离,实现非机动车道连续平整、无损坏,主干道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99%。

发展社区公共交通,加密公交站点设置,强化交通换乘衔接,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结合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新建改建社区公共停车场,设置充电桩,增加居住区停车供给。

针对背街小巷,硬化道路路面,完善排水设施,装灯率100%、亮灯率95%。同时,开展人行道板、盲道、窨井盖、树池、路沿石等专项整治行动,适当拓宽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地区的人行道宽度,完善人行过街、路灯照明等设施建设,建设林荫路和街头绿地。

120公里架空线缆入地

我市还将加快城市供水、燃气、供热、电力等市政管网改造和设施建设,实现老旧片区全覆盖,增强供给能力。加快老旧管网改造,更新改造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实施120公里架空线缆入地。

按照4~7座/平方公里的标准,满足“沿主要街道服务半径不大于300米、一般道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米、滨河公园服务半径不大于800米”的要求,加大公厕建设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还要全面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和普及水平,实现4G网络和主要公共场所WLAN(无线局域网)全覆盖。

公共服务方面,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社区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按照3~5万人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5万人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推进社区养老院、居住小区托老所建设。

同时,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场地,每个街道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于1.08平方米,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加快老旧小区整治提升

老旧片区建设提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很重要。按照《方案》,我市要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六城区全面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县(市)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体的截污纳管和排污口整治工作。

《方案》还明确,要建设一批社区公园,提质一批居住区公园,开放一批公共绿地,结合公园设置城市避难场所;新建、改扩建和整修非机动车库(棚),划设机动车泊位,设置充电桩,恢复车库停车功能;完善市政管网,各种管线要统一建设、统一使用,实现全部入地、隐蔽走线,拆除原有明线、线杆,恢复建筑原貌;推进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建设,鼓励居民进行阳台绿化,实现“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百米见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年底前,完成示范区范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

此外,按照小区规模完善技防设施,年底前,高清视频技防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底前,覆盖率达到100%。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